第三百八十六章儒道争雄,法家遭殃

    第三百八十六章儒道争雄,法家遭殃 (第3/3页)

家伙行事风格如此极端,原来还是个苦大仇深的货色。

    想着,张恒便向贾诩问道:“李文优复仇之念且不提,文和以为,法家学说能成事否?”

    “法家邪术,如何成事!”李儒毫不犹豫地答道。

    如今天下,是儒学的天下,贾诩当然要说些政治正确的话。

    “此话当真?”张恒似笑非笑道。

    “怎么,难道长史有不同见解?”贾诩反问道。

    张恒轻声叹息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是以凡事不可太尽。法家学说虽是邪术,却也有可取之处,岂能全盘否定。”

    闻言,贾诩不禁一愣。

    张子毅这厮,好歹出身高门,读过圣贤书,怎的一身反骨!

    “长史的意思,是要儒法并用?”

    “不,儒法并用还不够,应当百家并用!”张恒掷地有声道。

    “国家凋敝之时,便当以黄老之术;国家强盛之时,便当以礼法治国;人心思安之时,便当施以教化;人心丧乱之时,便当严刑峻法。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更何况治国之道,就更应顺应时局,因势变化。又岂可拘泥一端,文和以为如何?”

    张恒通篇下来,其实核心思想就一个——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听了张恒的言论,贾诩眼中闪过一丝感动。

    因为这番话,正和当年的贾谊如出一辙。

    不想先祖故去数百年,天下居然还有能得其真传者……

    “长史此言,倒是和先祖……颇为类似。”贾诩叹息道。

    “你先祖?”

    贾诩神情一肃,正色道:“不瞒长史,在下先祖正是贾长沙。”

    张恒忽然想起来了,贾诩这货貌似就是贾谊的后人。

    “贾太傅绝世之才,我亦深深钦佩之。不瞒文和,私以为自留侯张良以下,世间大才者,无人能出贾太傅其右。只可惜天妒英才,贾太傅壮年而亡,倒是令人叹息。”

    贾诩欣慰地笑了。

    “人生在世,贵深不贵长。先祖虽英年早逝,然名垂青史,又有何憾!”

    “不错,文和所言极是。”

    张恒点了点头道,忽然又忍不住摇头一笑。

    贵深不贵长这种话,从你这惜命如金的老银币口中说出来,倒是无比嘲讽。

    “不说这些了,但不知文和打算如何劝说李文优?”

    贾诩双手一摊,满脸无奈道:“此人无比执拗,我自是无法劝说的,不过他败局已定,再挣扎也是无用,倒是可以从别处下手。”

    “别处?”

    张恒皱眉思索了一阵,忽然笑了。

    “就比如你那位武威同乡,中郎将张济?”

    贾诩一愣,有些震惊地看着张恒。

    这你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