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知青们来照顾生意了

    第214章 知青们来照顾生意了 (第1/3页)

    1970年6月6日,周六,芒种。

    “师傅!师傅!”16岁的炊事员李牛,提着两篮子鱼,赤脚跑到门诊大楼后门,兴奋道:“那帮知青又在上游炸鱼了,这是我刚才在河里捡的。”

    “知道了,你先去剔除鱼刺,中午做菊花鱼。”张和平随口应付了一下,就继续给白云、赵红梅,以及14个学医的临时工,讲起了医案。

    南腊镇小,张和平在刚来的第一个月,就帮所有镇民义诊了一遍。

    加上随后收上来的中草药,以及向上面申请到的各种药品,大部分镇民的疾病都治愈了,只有一部分老年病,还在慢慢调理。

    总的来说,没什么实践机会给这16个听课的学生开眼,只能教他们处理草药,以及一些案例。

    它之所以定为镇,是因为南腊镇到东、西、南三个方向的边境线都是二十多公里。

    除非,像之前的国营红旗农场那样,一下子发现几百个中招知青,打寒颤的、发高烧的、湿身的全都有,一目了然。

    “记住了,院长!”

    张和平说着浑话,还不忘嘱咐道:“记得做皮试,有些人本来对青霉素不过敏,但因为青霉素的生产工艺不同,就可能导致差异过敏,所以皮试环节不能省。”

    “这个病,下午再说!”

    若是第13天才出现打摆子症状,且间隔48小时才发作一次,那就可以稍微放宽心,患的是间日疟、卵形疟,不容易致命。

    被传染疟疾后,会有7至30天的潜伏期。

    下午上课,张和平接着18岁已婚小会计赵红梅早上提的问题,说起了疟疾。

    “其实,古医书上,已经有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是不是听不懂?”张和平对众人笑道:

    “别说你们听不懂,百分之九十九的汉人都无法搞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最后一种三日疟,感染者较少,潜伏期长达24至30天,且容易被金鸡纳霜一次性治好,最多有些贫血副作用。

    眼见张和平讲完一个医案,留下一黑板的讲义,准备去上厕所时,赵红梅举手问道:“院长,我前天去景城老爷局申请编制的时候,听他们说,城里有很多人得了疟疾,这個病你会治吗?”

    “你说呢?咱们付出了劳动,不应该获得报酬吗?”张和平想了想,“皮试后,记得换针头;针头不够,就等着消毒后再用。若是不给针头消毒,就容易将疟疾、肝炎之类的血液传染病传给其他人,记住了吗?”

    话说,打摆子(寒颤)只是疟疾的第1阶段症状,之后会出现高热,然后会大量出汗。

    最难的,其实是对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