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南锣鼓巷街道办副主任

    第293章 南锣鼓巷街道办副主任 (第1/3页)

    1976年11月21号中午,母亲马秀珍兴高采烈地告诉张和平,王主任正在申请把他从云都调回南锣鼓巷街道办当副主任。

    下午,张和平去街道办问了原因,就带着虎鞭酒南下,去了港岛。

    四天后的上午,张和平下了绿皮的士,抱着一个50斤装的玻璃酒缸,提着行李包回了9号别墅。

    吃午饭的时候,张和平把那几斤过滤出来的红褐色虎鞭酒,坏笑着送给了老丈人唐明,还当场给他倒了一杯,让他品鉴。

    等吃完午饭,老丈人却坐在饭桌那边,不愿起身。

    剩下的虎鞭和药材,则用街上买的普通高粱酒,泡在了玻璃酒缸中,主打一个通透,让外人看得见其中的那根鞭和两个蛋。

    张和平在港岛晃了几天,打听了一下化工设备、原料的价格。

    泄了五天火,张和平留了一纸购物清单,让陈淑婷持续关注价格,却没让她买。

    随后,张和平就回了内地,在花都给南腊镇卫生院打了个电话,叫对面制药厂的贺子江,帮他收拾学校那边的行李,然后寄回首都给他。

    12月4号,张和平回到首都,休息了两天,就去王主任那边找事情做了。

    他的临时工作调动,基本上敲定了,目前还在走流程。

    第一周,王主任只是让他跟着马秀珍熟悉街道的人和事,还有就是街道的小作坊种类,以及运作模式。

    话说,母亲马秀珍自从66年调到街道办后,干了快11年了。

    她的工资,从最低30级的23块,升到了26级的33块。

    1975年针对低收入人群加了点工资,她现在每月是37块钱,属于8级办事员。

    再想升职加薪,就得要高中或中专文化了。

    至于张和平的工资水准,目前还不太好说。

    南锣鼓巷的人,大半都眼熟;张和平叫不上他们的名字,但那些人大多数都认识张和平,尤其是95号院附近的人。

    这边街道的小作坊,人数最多的,是纺织品加工。

    是大表姐马丽莉的婆婆陈立琴帮忙牵的线,王主任去跟首都制衣厂谈下来,然后由马丽莉当师傅,组织了一些有缝纫机的家庭做代加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