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了一个仇

    报了一个仇 (第1/3页)

    这里的庭院分布比较散,做的是大件石雕、塑像。

    转过一片竹林,两边散堆着半成品的石膏头像和残体。落日的余晖落在上面,显得凄清。

    “这就是玺画院?怎么是陈旧的作坊?”

    进入门中的廊道,祝大球不禁嘀咕。有少数的人进出。

    再往里面去,打磨的声音吸引了他,这地方很陌生,也不知道里面会有什么人。

    光线昏暗的水磨旁,一个头发半黑的老爷子,掌控力道和角度,细磨着一块花纹石,很是专注。脚踩踏板,控制着速度。

    一个面目俊朗的年轻人在旁观看,只听他说:

    “您做的是贝壳吗?有什么用吗?”

    老爷子手脚不停,道:“这是裙摆!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反正做了一辈子。活着的东西,难以长久。死东西,赋予它生命和意义,这正是我们活着的人要做的。”

    年轻人肃然起敬,道:“那么您做的东西卖吗?”

    老爷子边打磨,边道:“卖,当然卖了!做出来的玩意,卖出去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我做了一辈子,打磨着物件,也打磨着自己。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做一件永流传的东西。前几年才知道,流传下去的不是东西,而是拥有它的人——唉,一生愿望,就这样被捏的碎碎的。”

    “受教了。艺术品,需要有世世代代流传下去的人。否则,再好的东西,也难以长久。

    您想传承的只不过是东西,而不是在东西上的思想。”

    “年轻人,我得先活着!”

    一个人风风火火进来,绕开祝大球,在老爷子面前,俯下身子细看。

    “老孙头,你得快点!就差你这一件裙摆了。你这个裙摆,是石像的灵魂所在,有它在,石像才是活的。主顾催的急,只有把你这个裙摆先镶嵌上,下面才能继续。”

    老孙头并没有受此人的影响,慢条缕丝的道:

    “既然是灵魂,就得有灵魂的样。要把这裙摆丝做到像鲶鱼皮一样润滑,没有时间和精力,难以达到效果!”

    那人拍掌道:“说的好!老孙头,大家都知根知底的,我就不打扰你了。这5000块,我先放这了啊。”

    那人把钱朝茶桌上一放,一阵风似的出了门。

    老孙头放下手中的活,坐到桌子旁,抓起一沓钱,细细的点了起来。

    数目准确,老孙头放心的喝了一口茶。

    然后打量的年轻一会儿,道:“你不像客人,也不像游客,也不是此间人;没有风尘之色,却有风尘之念。”

    说完,举起转磨上的“裙摆”,细致的打磨起来。

    “您怎么知道的?”

    “我以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