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启程,扬州!【拜谢大家支持!再拜!】

    第103章 启程,扬州!【拜谢大家支持!再拜!】 (第1/3页)

    抱岫在一旁看着自家姑娘修改的诗词慢慢念道: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共饮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依见去年人,笑掩春衫袖。

    姑娘,这首阶哥儿晚上带回来的诗词您这一改意境好多了。

    元宵节依然能够见到去年的故人,能够一起饮酒,高兴的笑掩衣袖。

    之前不知道谁写的,怎么还打人黄昏后呢!”

    抱岫是海朝云的贴身女使,

    还有一个贴身的女使叫注涧。

    两个女使的名字都是海朝云的嫡亲哥哥取得,

    出处来自诗句‘看朝云之抱岫,听夕流之注涧。’

    没取‘小桥’‘冲雨’等好听的,只为一个好寓意:希望自己的妹妹有一个如山峦的夫君。

    比抱岫年纪大些的注涧走了过来给海朝云磨墨道:“姑娘,去年元宵打人的不就是勇毅侯府家五郎吗?”

    “姑娘,难道这是徐家五郎作的?”

    海朝云点点头道:“应该是他了。今夜傍晚时候正好是他与兄长在樊楼吃席。”

    抱岫道:“那就不见怪了,这徐家五郎性子是出了名的急,武艺高强,不是说就连北辽的蛮子贵族都打不过他!不过勋贵武将家的能做出这样的也不错。”

    海朝云笑着看了抱岫一眼。

    注涧沉下脸训道:“抱岫,你一个小女使,还点评起人家侯府的公子了?我看姑娘是太纵着你了!”

    抱岫见自己姑娘没说话,知道自己有些逾矩了,赶忙低头道:“姐姐,我错了。”

    注涧没理抱岫,继续说道:“姑娘,听说宁远侯顾家的白大娘子明日要带着儿女和儿媳出城上了船,回扬州了。徐家五郎也同去。”

    海朝云满是疑问的道:“这个时候去扬州?有什么急事吗?”

    抱岫凑过来听注涧继续道:“姑娘,听说是白家老爷身子不爽利,白大娘子去看看。徐家五郎好像是他们家姑奶奶在扬州,要过寿了。”

    海朝云抿着嘴角道:“你这是从哪里打听到的?”

    注涧道:“姑娘,那日在吴楼认识的余家姑娘的祖母,和徐家姑奶奶是手帕交,和她们家小女使聊天得知的。”

    海朝云微微一想,道:“想起来了,是那个小妹妹,她小小年纪,对绣功颇有见解。”

    “姑娘好记性。”

    第二日

    辰时(上午九点前)

    汴京东南的东水门,

    城外码头之上,不远处的河道里各类船只如前世的车流一般驶入了汴京这座巨城。

    汴京人口百万,城中嚼用人畜的运输只是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运输的绝对主力是河运。

    徐载靖曾经看过大周的邸报,去年大周河运入京八百多万石的漕粮。

    只是漕粮而已,别的货物没算。

    顾家和徐家的东西早早的通过马车运到码头上,此时连同马车正在被搬到汴河之上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