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归外家【拜谢大家支持!再拜!】

    第247章归外家【拜谢大家支持!再拜!】 (第1/3页)

    立秋已经有些天了。

    青草昨日晚上便不再难受,

    如今徐载靖院儿里女使多,便依旧没让青草早起。

    院儿里,

    徐载靖穿好衣服,打着哈欠从屋子里出来的时候,迎面而来的就是空气中氤氲的下雨的味道,

    果然,徐载靖晨练的身体发热的时候,天空中开始飘散起了细雨。

    ‘哚’

    ‘哚’

    声中,

    李家兄弟有些狼狈的躺在跑马场的地上,淋着细雨喘着粗气,他们身边是还能坐着的青云,更远处是正在举着石锁打磨力气的阿兰和寻书二人。

    看着还在不紧不慢的投射着短枪的徐载靖,兄弟二人有些挫败感的叹了口气。

    “感谢以后不用在战场上遇到他。”

    听到兄弟二人的话,青云爬了起来,将二人拉起了身,朝着一旁锻炼指力的地方走去。

    卯时(早五点)的时候,

    徐载靖回了院落,跟着他回来的云想赶忙让青草帮她擦了擦头发上的雨珠后,

    她学着姐姐花想的打扮改了改后,便拿着徐载靖的书箱跟在了后面。

    在孙氏院儿里吃了早饭,徐载靖和兄长来到了盛家。

    这几日,调皮的云想和相熟的小桃等盛家的女使们玩起了心照不宣的游戏:

    ‘猜猜我是谁’

    庄学究还未到学堂,

    露种和云栽看了看不似往日跳脱,端庄文静了许多的云想后,低声和喜鹊道:

    “这是花想姐姐!”

    听到此话的云想努力维持,用力压住自己的嘴角,学着姐姐抚了抚衣服上的褶皱。

    一旁的小小桃凑到了云想身边,

    ‘嗅嗅’

    随即一脸沉醉的道:“云想姐姐,你也好香呀!”

    一旁的喜鹊看着眼中满是惊讶破了功的云想,喜鹊惊讶的道:

    “啊?你是云想姐姐?”

    云想的嘴角压不住了,捂着嘴笑了起来,带着她头上小小的首饰摇晃了起来。

    坐在前面的如兰和明兰也惊讶的回头看了过来,刚才她们一直以为是花想来的。

    当庄学究优哉游哉的进了学堂的时候,

    天色依旧有些阴沉,

    直到快要吃午饭的时候,太阳才在云后直直的照了下来,

    多云,

    微风,

    学堂边用来遮阳的竹帘,被吹来的凉爽微风抚动,连带着收起来的竹帘下的彩线也跟着飘动了起来。

    明亮的学堂中,不论儿郎还是姑娘,都在专注的做题、练字和打瞌睡,

    看到此景,

    庄学究舒坦的嗯出了声,

    扫视之间他看到了抬起头,眼中同他一样满是感触的徐载靖,

    “有趣,有趣!”

    随后庄学究继续摇头品鉴着手里的诗集,

    就是不知是说诗,

    还是说那个正直青春,眼中却对青春有着感触的少年人。

    大概这个时候,

    曲园街侯府外,

    一群工匠打扮的人跟着一位官宦子弟打扮的年轻人,同几辆满载的平板马车来到了侯府门口,

    门房赶忙上前询问,

    原来是廉国公府长媳母家李家的公子和匠人,

    知道轻重的门房赶忙和内院儿通传了,孙氏亲自来到二门处接待了李家的公子。

    在前院儿待客的前厅一番叙话,这才知道,

    原来之前卢家人来徐家的时候,看到徐家偌大的院落,有些屋舍院墙的边角有了些破旧损坏,

    徐家可能会在下半年修葺,而这卢家长媳回家后便直接请了娘家人来,将之前的事说了一说。

    李大娘子的娘家,虽然祖上历代在朝为官,李大娘子的长兄更是位居直学士之位,

    多少也能称得上一声累世官宦!

    但是有一个国公府的世子、将来是国公的外甥,和没有这个外甥,对一個家族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而和自己的婆母廉国公老夫人交谈,也知道其实徐家如今早已不缺财货。

    同娘家人合计了一番后,李家便派了家中最小的儿子,领着族中和下属的工匠来了徐家,帮着徐家修葺一下宅院。

    耗费银钱是最次要的,重要的是这份心意。

    人和材料都带来了,孙氏也不好让人家回去,拒了人家的心意,只能衷心的感谢了一番后,带着这位李家公子在院子里转了转。

    所以,

    当徐载靖和兄长回府的时候,就看到徐家院子里一片忙碌。

    兄弟二人稍稍收拾了一下后,就被孙氏派来的管事嬷嬷叫到了前厅中见了亲戚,

    互相通报了姓名年岁,

    看着比自己大了不过十一二岁的李家公子,

    徐载靖有些尴尬的不知道如何叫人,看到此情景,这位名叫李诫的官宦子弟笑着道:

    “靖哥儿无需介怀,虽然你和宗哥儿是义兄弟!”

    “但是,咱们之间各论各的,宗哥儿管我叫舅,你管我叫哥就行!”

    徐载靖和载章对视了一眼后,躬身道:“见过兄长。”

    三人落座又一番攀谈,徐载靖这才知道,这位李家幼子和自家姐夫乃是同年应试,得了个二甲九十多的名次,如今已经在将作监做着一个九品的录事。

    顶头上司过两个月告老,这位已经拟定要升上一级了。

    说着话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进来禀告,说了下面匠人们对徐家几处的整改意见,

    涉及泥瓦匠、石匠、木匠等,这位李家子弟便同徐家兄弟出了厅堂,去几处巡视了一番。

    天色不早,

    趁着出来巡视的时机,李诫带着工匠们来到了徐家大门处,

    刚才进屋禀告的那年轻人,带着工匠径直出了徐家门准备离去,

    这让徐载靖兄弟二人措手不及,本来徐家还要留下用饭的。

    李诫也迈过了徐家高高的门槛,看着徐家兄弟的眼神,他指着刚才进来禀告的年轻人道:

    “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