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流放荒地的县令夫妇5

    第31章 流放荒地的县令夫妇5 (第1/3页)

    面对四张期待又紧张的脸。

    宋昭昭笑着揭迷:“崖州土壤肥沃,一亩地可产六千斤,高产可达万斤。”

    话音刚落。

    刘师爷几人呼吸急促。

    崖州百姓一万人,只要种上一半地的红薯就能养活所有人。

    有了红薯是不是就表明,他们不用再挨饿了!

    “夫人,那这红薯苗得抓紧发放给百姓啊!”

    “是啊,有了红薯,崖州的父老乡亲们再也不用挨饿了。”

    刘虎兄弟都是贫苦家人的孩子,说话时激动的眼都红了。

    宋昭昭看向沈伯棠。

    他会意,敲了敲桌子。

    几人正襟危坐,目光殷切的望着他。

    “大人,这红薯苗按照人口发放,几月后便有收成,可解决崖州现有吃不饱的问题。”

    刘师爷第一个说话。

    胡虎配合点头:“是呀大人,百姓们得到红薯苗指不定多高兴呢!”

    胡彪只觉得自家哥哥一直附和点头的模样有点傻,他看向宋昭昭:“红薯苗是夫人找出来的,夫人是如何想的。”

    是个妙人啊,胡彪虽年纪尚小,这察言观色的能力倒是比刘师爷还强。

    宋昭昭与沈伯棠对视眼,她缓缓开口:“挨家挨户发放红薯苗等收成还要几个月,百姓没见过此农作物,恐有抵触心理。”

    她说完,刘师爷脸上挂上了担忧。

    是啊,都种红薯了,这几个月怎么过活。

    沈伯棠在此刻开腔:“本官欲推出公有制,大包饭。”

    昨夜宋昭昭跟他讨论写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

    红薯苗跟甘蔗按照一个村的人口发放进行大规模种植,同时寻找适合种植水稻的肥沃地一同进行。

    而村民在此期间的所有伙食由村里大食堂负责。

    刘师爷一点就通。

    胡虎懵逼。

    胡彪一开始也没听懂,往深了思考马上理解到沈伯棠的用意。

    这是在推动农作物的种植,确保收成。

    “可是大人,建立村大食堂,万一村长有私心,以身份压人欺负人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