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天下无人不通俄(第四更,求订阅)

    第753章 天下无人不通俄(第四更,求订阅) (第2/3页)

一开始就明白以涡喷的油耗顶破天也满足不了航程的需求。于是他直接另辟蹊径去搞涡桨轰炸机,虽然航速可能会变低,但航程可以扩大以满足航程的需求。

    最后,图95闪亮登场了——这款高速飞行时航程缩短三分之一,噪声可以传到几百公里外的“熊”,因为其航程成为了俄国的选择。

    只不过这个选择有点儿太过无奈了。毕竟但凡有可能,谁都不会选择一款式巡航时速只有700多公里的家伙。毕竟,这样的家伙在喷气化的年代生存性也是个问题,可奈何人家是大长腿啊。

    “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合适的发动机啊!”

    在心里如此这般盘算着,李毅安的嘴角轻扬,自言自语道。

    “其实,南洋的wp100还是非常不错的!非常适合用来造轰炸机啊!”

    何止不错,wp100的原型康威发动机,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发动机,除了噪声大了一点,其它的各个方面堪称完美,就是稍微贵了一点。

    不过,贵有贵的好处啊!

    “为了能够轰炸美国,钢铁愿意出多少小钱钱呢?”

    想到那一次俄国用几十吨黄金换电子计算机的秘密交易,李毅安不禁有些期待了。

    毕竟,自从苏俄那边学会了种蘑菇,但因为手太短不太方便给美国本土种蘑菇,所以他们做梦都想给美国本土种蘑菇。

    对于梦想,他们肯定是乐意投资的。

    嗯,南洋作为苏俄好朋友,当然要帮助他们追梦了!

    其实对于“惠苏”,李毅安一丁点都不排斥,不仅仅是因为这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就像冷战期间,哪怕是有“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制约,以德、意、英、法和日本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仍然在“惠苏”道路上越走越远,究其原因就是苏俄愿意花钱,而且愿意花大钱。

    当然“惠苏”除了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通过“惠苏”,以德国为首的西方企业,还可以和苏俄进行某些技术合作,从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面对这些黑眼珠子只有“银子”,没有大义的家伙。后来里根直接搞出了他的杀手锏——长臂管辖,从根本上禁止任何采用美国技术的产品进入苏俄。而西方公司的产品,又有几个没采用美国技术?

    瞬间,欧洲和日本的公司全都傻眼了。

    直到那个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