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南洋绝对利益圈(二合一,求订阅)

    第796章 南洋绝对利益圈(二合一,求订阅) (第1/3页)

    “……他们不是玩家,但是他们却可以决定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阁下的话让柏林和程鹏安这两位南洋的情报负责人有些懵圈了。

    “他们是?”

    “他们的力量一直被忽视,但是现在,他们将会是决定性的力量!”

    李毅安从报告中抽出一张照片,用笔在其中一位元帅的身上画了个圈,说道。

    “朱可夫,胜利象征,他代表着军方,他们站在谁的背后,谁就会赢!”

    军方!

    谁能想到在大清洗的时候,几乎被扫荡一空的军方,会成为这场游戏的决定者呢?

    以前李毅安曾看过一篇文章,其中提到赫鲁晓夫与朱可夫的决裂,文章是站在朱可夫的立场上写的,其中特别提到朱可夫的支持使得赫鲁晓夫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而军方之所以支持赫鲁晓夫,原因很简单——他们同样不想贝利亚上台。

    其实利用苏俄威胁本身就是一柄双刃剑,一个不小心甚至可能会伤到自己的,毕竟,威胁并不仅仅只是口头上的,而是会对南阳本身造成直接伤害。

    一句话,当年的“大清洗”让军方记到骨子里了——5名元帅中的3人、4名一级集团军级将领中的3人、12名二级集团军级将领的全部、67名军长中的60人、199名师长中的136人、397名旅长中的221人。

    有时候还是需要装一些糊度的,李毅安并不想给人留下来,自己无所不知的假象,毕竟现在历史的发展正在一点点的超出历史。这也意味着他不可能永远成为一个准确的预言家。

    有些事情,总是无法避免的,不论是不是愿意面对该发生的事情总归会发生。

    “那么军方会支持谁呢?”

    “嗯,在适当的时候应该通过一些渠道通知他们一声……要是一意孤行的话……到时候,可就别怪南洋大行霸权主义了……”

    柏林点点头。

    这当然不是正变,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也不是要取而代之,而是会支持一個他们信任的家伙上台,这个家伙是谁呢?

    而这才是军方最终支持他的根本原因。

    一直以来,赫鲁晓夫和军方的关系都是非常融洽的,而且他们在战争期间也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

    但是这种缓和也就是局部缓和,比如半岛,半岛可能会停战,但是其它地区,比如法属印支会成为新的热点,我们需要加强对那里的监控。”

    “我明白。”

    如此轻言一声,李毅安的眉头蹙着,然后自言自语道。

    在程鹏安和柏林离开之后,站在地图前,看着在中南半岛,李毅安不由长叹道。

    随后李毅安又叮嘱他们加强对周边的情报工作。

    虽然那个活不是贝利亚干的,可却是他的前任干的,贝利亚那个家伙主持内务部的时候,也没少干脏活。

    虽然很困难,但有些事情总需要去做。

    “中南半岛……看样子是撑不住了……马来亚!”

    真真假假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最终的胜利者是赫鲁晓夫!

    想要一直做预言家,只有加强情报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够在未来做出准确的判断。

    不得不说,这些从卫国战争硝烟中走出来的元帅们还是有识人之明的。

    再怎么说,南洋也是有资格充满地区小霸的,霸权主义嘛!

    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时,决心在必要时武力保护南洋的势力范围,不对,应该是保护“自由世界”时,李毅安的内心非常清楚,如果真的打一仗,南洋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到那时候,可能会是一场持续数年的战争,但是与美国的束手束脚不同的是,一旦战争爆发,李毅安是绝对不会捆住军方手脚的,越境轰炸会从一开始,就进行,总之一句话,南洋的绝对利益圈,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染指。

    对于那些在卫国战争中的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元帅来说,他们非常清楚应该怎么样保护自己。

    于是乎,军方成了赫鲁晓夫最大的支持者,甚至有一个说法,在钢铁倒下时,赫鲁晓夫之所以最晚过去,就是在和军方沟通,也就是朱可夫等人沟通。

    李毅安耸了下肩膀,说道。

    “谁知道呢?”

    而李毅安的底线就是包括马来半岛在内的南洋群岛,这一地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步的。

    “勿谓言之不预也……”

    “对于铁幕另一边的事情,我们在很多时候只能靠猜测,这肯定是不行的……”

    就是赫鲁晓夫。

    当然正像朱可夫他们现在选择支持赫鲁晓夫时的推测一样,哪怕是打倒之后他也没有肉体上消灭朱可夫,并且没有因此进一步扩大化,而是仅仅止步于朱可夫。

    毕竟,这是历史!

    同样也是军方的最终选择,只不过是现在支持赫鲁晓夫的军方并不知道,几年之后,在坐稳这个位置之后,赫鲁晓夫就会把朱可夫给打倒。

    “虽然苏俄的新领导层不管是谁,都会采取一个短期内缓和的策略。

    “整个群岛地区,都是南洋的绝对利益圈,绝对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