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生一百个郡王出来

    第 44 章 生一百个郡王出来 (第2/3页)

怀里。

    毕竟,这钱也不是他拿着,回头都要上交的。

    “多谢大人。”

    行至门口,老姚忽然回头,看向顾晨笑道。

    “明年,大人千金满月之喜,贫僧定然前往讨杯茶喝。”

    既然此人面相如此奇怪,他想参破,自然要多见面观察才好。

    “欢迎。”

    顾晨望着他离开的背影,又在禅房内坐了许久,这才缓缓起身,启程回家吃饭去了。

    今日陪着他到天界寺的是顾安,他见顾晨面色有些凝重,似是不高兴,便出声安慰道。

    “大人,您和夫人还年轻,总会有小公子的。”

    他守在门口,该听的都听到了,也没什么不该听的。

    所以还以为顾晨是因为想要儿子,这才不高兴的。

    “我知道。”

    顾晨也没打算和小孩子解释这么多,只不过是加快了步伐。

    他得赶在天黑之前到家,否则家里人该着急了。

    因为妻子要生孩子,丈母娘张氏不放心闺女,要一直陪着她出月子。

    家里人多起来,住得便有些挤。

    为了防止夫妻俩干坏事,张氏干脆搬去了女儿的屋里住。

    顾晨没法子,只好在书房搭了张小床住下就是。

    熟悉明史和实录的他,自然知道明日在早朝之上,老朱会在朝堂上,定下宗室的俸禄。

    那么,自己要不要上奏疏,给老朱分析利弊呢?

    空白的奏疏摆在书案之上,笔墨纸砚早就备好,可顾晨手里拿着笔,却迟迟下不去笔。

    他在想一个问题。

    老朱是那么聪明的一个人,难道,他真的不知道封王,给子孙们那么多俸禄的弊端?

    他就算不知道,刘伯温肯定也上奏说过好几次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上奏根本无用,还会被老朱厌烦。

    老朱明明就什么都明白,但是却还要继续做这事。

    为什么呢?

    自然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因为他不放心勋贵手握兵权,因为想要儿子卖命自然要给些好东西。

    既然给了这个儿子好东西,作为一个老父亲就不能厚此薄彼。

    你给了这个,不给那个,兄弟间容易起矛盾。

    老朱重视家人亲情,怎么可能让儿子们相互猜疑呢?

    而且老朱本人也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