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御史守则

    第 73 章 御史守则 (第1/3页)

    某晨:“太子殿下还真有先见之明,历史上的朱允炆可不就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吗?”

    只有讨老朱欢心的女儿心机,却没有操控天下的帝王手段。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么好的开端,换阿斗来了也能苟下去,偏偏他四年就……

    恩。

    这句话的妇人,指的其实,并不是什么女人。

    而是鲁哀公说自己从小被娇生惯养,所以没有吃过任何苦,还在仆人的哺育下长大的人,并非贬义。

    后来又被陈后主、南唐后主用过,才被人们觉得理解成,贬低其母的能力不够的意思。

    虽然,但是,这确实是事实。

    但凡朱允炆,当时选择听那谁的话,头一个削燕藩,直接打得人家朱小四一个措手不及。

    他那把龙椅,也能坐的稳当,不至于落得那样的下场。

    好歹也是老朱亲手教养了几年,怎么会教得这么菜呢?

    不过,现在老朱既然想通了,想要在福建搞海贸。

    这对自己,对百姓,可都是大好事一件啊。

    整顿当地政治,检举不合格官员,为开海做好准备,确确实实,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你总不能,让外国友人,看到一片混乱的大明吧?

    作为天朝上国,面子功夫还是要做好的。

    否则人家只会觉得你弱,弱,人家就想欺负你。

    这事其实不好办,知道现在的福建是什么情况吗?

    明朝初年,福建军队的纪律涣散,官吏们贪污腐化,人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并时而反抗。

    那里离应天远,老朱要操心草原还有朝堂的事,自然是没空腾出手来整治。

    这会儿都洪武十五年了,那里还是看样子。

    这会儿必须要用着了,才想起来整治当地官吏军队。

    至于为什么要在福州大搞特搞,江浙靠海离京近不是更好吗?

    当然不行,江浙还算富庶,不搞海贸日子也好过。

    福建那一块就不行了,那地方不开海百姓日子根本就过不下去。

    而且,总不能好事都给江浙占了吧?

    所以啊,老朱决定,先把福建的商贸给搞起来,让那里的老百姓的日子先好过起来。

    然后,再渐渐开别的港口,徐徐而图之。

    顾晨倒是也认可这个想法,这贫富差距太大,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本。

    平衡贫富差距,就是也是稳定社会的一环。

    老韩对顾晨也很尽心,刚得知皇帝的想法之后。

    这就把他拉过去培训、回忆御史守则了。

    “光曦五年不当御史了,规矩怕是早忘得差不多了吧?”

    既叫他一声老师,那他自然要负一辈子责任。

    老师提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