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南北榜;教育改革的想法

    第122章 南北榜;教育改革的想法 (第2/3页)

“就比如北方学子路途遥远,恩科开始之前都没有赶到京城。”

    “朝廷念及学子寒窗苦读不易,特此开设恩科北场。”

    听完杨轩的话,老朱的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让他头疼的事,竟然就这么解决了。

    “不过…”杨轩再次开口。

    “说!”老朱斜眼看了一眼杨轩,道。

    “是。”

    “陛下,这种南北分场而考,仅此一次就行了。”

    “万不可成为惯例!”杨轩拱手道。

    “为何?”老朱问。

    “陛下,因为长此以往下去,只会有一种结果。”

    “那就是朝堂上会出现南党和北党。”

    “致使党争出现。”

    “也不利于南北融合团结。”

    杨轩解释。

    这么一说,老朱顿时明白了。

    他不是看不出来,只是年纪大了,反应有点慢。

    毕竟都七十岁的高龄了。

    “照你这么说,那还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老朱问道,眸子中有着期待。

    “有。”杨轩回答,随即继续道:“陛下,我们可以这么做。”

    “每次科举,规定录取的总人数。”

    “然后将这些名额分配各省,每个省份,都录取几个人。”

    “如此,便可关照到每个省份。”

    “当然,根据科举结果,朝廷可以酌情增加或减少录取的总人数。”

    听完杨轩的话,老朱暗自点头。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比南北分场考试更好。

    要知道,杨轩的这个办法,参考的就是后世的高考。

    各大高校,都有录取指标,需要关照到每个省份的考生。

    主打一个平衡。

    “陛下!”

    “臣想了想,之所以北方学子考不过南方学子,其原因,还是教育资源的不均。”

    “自唐末,五代十国开始天下大乱,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乱,开始南迁。”

    “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文化中心开始南移。”

    “而北宋灭亡,政治中心也转移到了南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