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南北榜;教育改革的想法

    第122章 南北榜;教育改革的想法 (第3/3页)

    “使得南方进一步开发,经济文化积累也愈加深厚。”

    “同时期的北方,还在女真人的统治之下。”

    “之后蒙古崛起,辽、金相继灭国,南宋苟延残喘了几十年之后,也被灭国。”

    “然后就是元朝近百年的统治。”

    “而在这期间,汉人深受欺压。”

    “虽然元廷也会进行科举,但具体是出于什么目的,您是知道的。”

    “几百年下来,北方的文化底蕴饱受摧残。”

    “如今大明立国已有三十年。”

    “陛下您虽励精图治,可北方的文化底蕴想要恢复,不知还需要多久。”

    “南北方差距如此巨大,北方学子想要考过南方学子,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所以朝廷只能对北方学子进行扶持!”

    “臣说的这办法,虽然不错,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想要拉近南北方学子的差距,还是需要提升北方的文化底蕴。”

    说到此处,杨轩对着老朱拱了拱手。

    “你可知,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老朱道。

    “臣知道,但,这是必须做的事。”

    “陛下,臣还有一个想法。”杨轩想了想,再次朝老朱拱手。

    他决定,借此机会,推广标点符号。

    这个时代虽然也有标点符号,但不成体系。

    杨轩从后世而来,对于标点符号的认识自然远超这个时代的人。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想要读书,就得先拜师,不然连圣人经典都看不懂。

    毕竟,在这个标点符号不成体系的时代,很多句子的断句,意思,都得请教先生才行。

    对于圣人经典,就拿《论语》来说,现在应用最多的就是朱熹注释的版本。

    可在北方,应用最多的还是其他版本。

    如此便造就了同一个句子,却有好几种不同的意思。

    这样的情况下,北方想要科举上榜,难度可想而知。

    杨轩说了这么多,意思很简单,统一教材,进行初步的教育改革。

    让南北方学子的差距拉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