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胶水

    第22章 胶水 (第2/3页)

  而这件瓶子,坦白讲做的真不错,绝对达到了精品的程度。

    对于做旧师来说,做旧仅仅是一门手艺,仅仅作用于一件物品而已。

    但是对于特定买家来说,买苗、养苗,然后将苗卖出十倍百倍的价钱,可不仅仅是作用于一个物件,而是在做一个大局。

    价值越是不菲的苗子,养的时间越久,局就越大越复杂。

    对于刚刚这件清雍正釉里红云龙纹玉壶春瓶来说,瓶子虽做的不错,但终是百密一疏。

    因为卖家多余的话让我发现了锔钉的问题,从而引起了我的戒心,让我最终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件瓶子做的的确够好,而且仿出来至少十年以上了,而且一直在用心的盘着。所以,瓶子上没有任何贼光,也没有那种化学药剂去贼光的滞涩感。还有,这仿制的人不但用心,还别出心裁,反向思维。他不按常规将这底子接续到瓶子上重新烧制,而是故意做一件价值低了很多的锔补件。如此,就完全降低了鉴定师的戒心。”

    苏溪亭听的不禁点头。

    看的出来,我的话说到了他的心里,估计先前他也是如此想的。

    “锔钉本身并没有问题,锔补的技法都是比较传统的技法。但是身子与底子的接口用的胶不对。”

    “胶?”苏溪亭听的眉头一皱,似乎有些吃惊。

    我点点头,“卖家说这件瓶子一直都是这样没变过,至少也有百年时间。而百年前,黏合瓷器不可能使用透明的AB胶。”

    “透明……”

    苏溪亭嘀咕一声,先是一愣,随即眉头一松,一脸恍然大悟。

    而一旁的苏沫和一直都没说话的四叔,却都是一脸不解。

    “就算用了,这怎么看的出来,瞎说的吧!”

    苏沫是满脸的不信。

    “这可不是瞎说。黏合物件只要用了胶,就会产生缝隙,虽然这种缝隙很小,小到甚至不到一根头发丝,但只要有缝隙就会透光。而以前的人黏合瓷器用的都是用糯米之类做的不透明的胶,所以和透明AB胶比起来,透光自然不一样。”

    “难怪,你刚刚递了个手电给宋金刚呢!”

    苏沫也恍然大悟起来。

    “自己还是老了,眼力比不了年轻人了!我刚刚真是没看出光线的异常来。”

    苏溪亭不禁感叹起来。

    其实也不怪苏溪亭年纪大,其实一般人真的很难看出那比头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