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做旧师的角度

    第34章 做旧师的角度 (第1/3页)

    茶桌前坐的人虽不少,但是却安静的很。

    俱都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当前之人小心翼翼的扶着瓷罐在那里认认真真的研究着。

    看瓷胎,看釉面,看画工。

    最主要还是看釉面下的颜料,看发色,聚斑等等。

    因为元青花所使用的的苏麻离青料烧制出来后所呈现的独特性,是非元青花所不具备的。

    所以众人的关注度自然都聚焦在这方面。

    荣家的两位专家,徐一鼎和宋金刚看完之后也都不说结论。

    只是轻轻的将瓷器放好,然后继续请孙文石等人上手。

    孙文石等人虽说早已经上手过了,但还是忍不住要再看一遍。

    荣花两家都看过了,自然就轮到苏家了。

    “为仁,你要再看看么?”

    苏溪亭不禁问了一下仁叔。

    “亭爷您先掌眼,我等一下再看。”

    仁叔说着将高倍放大镜放在了他的旁边。

    老爷子一样扶着罐子仔仔细细看起来。

    他看的非常仔细,几乎罐身每一处地方都被他用放大镜照过了。

    我就站在老爷子的身后,他在仔细看的时候,我也在目不转睛的盯着罐子在看。

    这罐子的确如同先前仁叔说的那样,属于典型的元青花,就跟标本一样。

    但是这玩意太过漂亮,总是让我这个做旧世家出身的人感觉有些难受。

    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做旧师的独特心理作祟,看到什么东西都喜欢从做旧的角度去看怎么做的旧。

    是一种纯技术的角度看问题。

    这和人家想要买东西的人的心理完全不一样。

    想要买这个东西的人,一看到东西漂亮,就产生了无尽的占有欲。

    然后就带着不要买错的想法去寻找瑕疵或破绽。

    但是这种不要买错的寻找,其背后的深层次的心理动机却是想要占有。

    而人一旦动了想要占有的欲望,很多时候往往是无法做到客观理性的。

    所以,为什么很多大藏家自己的鉴定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是去买大件的时候也要带一两个鉴定师去。

    就是因为,当局者容易迷。

    当然了,我的角度可不仅仅是旁观者的角度。

    我,是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