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降维打击

    第1061章 降维打击 (第1/3页)

    对方开门见山,说可以将这幅画拍前卖给我。

    不过,一万欧可不行。

    其实说实话,如果不是像我这样看出了这幅画跟那幅跋文的关联,如果跟拍卖行一样认知。

    那这幅画就算上拍,我看大概率是上不到一万欧的。

    起拍价三千欧,最后的成交价我估计五千欧都不一定能拍得到。

    但是呢,这法国人可不傻,人家见我想要,而且还是拍前成交,那定然有我看中的特殊价值了。

    不过这个价值特殊在哪里对方不知道,但不妨碍人家坐地起价啊!

    我说,“一幅上个世纪的佚名画作,而且品相如此之差,一万欧已经很高了。要不是我手上还有一幅,绝不可能出到这么高价的。”

    对方一听我这说辞不禁就笑了起来。

    “梅先生,这画上没有作者签名,也没有印章,您说是上个世纪的,但是我们觉得这幅画更像唐朝时期的。你看这画的风格是不是很具有唐画的风格呢!”

    我去!我是听得小惊,心想真是小看对方了。

    想不到人家半天时间竟然还去查资料做研究去了,还搞出个唐朝来了。

    我听的不禁笑了。

    “各位看看这画,绢本的。用放大镜看看,绢布细腻,织目密实,很明显这不是唐朝应该有的绢布。唐朝的绢布相对粗糙,织数达不到这种程度。这种织数的绢布是明朝以后的。所以这画,我说是清末民初是有依据的,我手上的另一幅画都是经过仪器鉴定的。”

    我这话说的对方瞬间懵逼了,给人家镇住了。

    当然了,我这话有唬人的地方,尤其最后还经过鉴定那句。

    不过,总体上我说的还是靠谱的。

    的确绢布在唐朝时是比较粗糙的,但是到了宋朝之后随着纺织技术的提升,绢布质量就得到了巨大提升。

    所以类似于眼前这幅画上用的这种绢布并不是明朝以后才有的,而是宋中后期就已经可以达到了。

    不过,很显然,面对我这个来自中国科班出身的古董商,对方有点手足无措了。

    但这也不值得炫耀,如果换成对方跟我讲法国的古董文物,那我不也是一脸懵逼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