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再收学生

    第109章 再收学生 (第2/3页)

,这事儿你问他,我做不了主。”

    于是王婶子又把这话说了一遍,程昭点头:“带凳子过来坐下一起听就是了,不是什么大事。”

    “还没到秋收的时候,我家也没粮食,鸭子还小也没到生蛋的时候。”王婶子满脸不自在,“我让泥鳅爹砍几担干柴来先垫着,以后再补上,成不?”

    程昭都还没来得及拒绝。

    家门口又走来了一个人,是朱老婆子,七十出头,白发苍苍,走路却还很稳当。

    朱老婆子手里拿着一个布包,抖出二十多文钱直接塞进了程昭的手里:“镇上一个月束脩费一两银子,这么多钱我老婆子出不起,不过我要求也不高,让虎子多少能认识几个字就行,钱给你了,晚上我让虎子过来跟着一起学。”

    朱老婆子说完这番话就走了。

    王婶子转身从自家柴房里扛了两担柴,扔到了程弯弯家的院子里,生怕被拒绝,扔完就走。

    程昭手里拿着钱,眼睛看着地上的干柴,他莫名想到了小时候那段岁月,他在老秀才家里念书,村里其他人也会将孩子送到老秀才家里来,老秀才没要过束脩费,但是村里人会自发带许多东西来,一捆干柴,一个鸡蛋,一块布,一斤米,一碗面……老秀才就是靠着乡里乡亲给的束脩费,才能撑着将学堂办下来,办了一年又一年。

    如今老秀才是真的老了,学堂是老秀才的儿子接手,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程昭收回思绪,将手里的铜板递给了程弯弯:“我是二姑请来的先生,不该私下收束脩费。”

    程弯弯没有接,而是开口问他:“如果想学认字的人越来越多,你打算如何?”

    程昭不知怎么回答。

    他来这里教书,是为了偿还这些年欠下二姑的债。

    二姑的债还清之后,或许,他就该走了。

    他走之后,这里的孩子们怎么办呢?

    程家村有老秀才,有老秀才的儿子,而大河村,认字最多的人是赵铁柱。

    “开创认字班吧,让更多的孩子认识更多的字,他们给的束脩你就收着,这是属于你的。”程弯弯道,“不过我也给了束脩费,所以我有额外的要求,二狗和四蛋不跟大家一起上课,单独教他们两个,上课的进度要快一点,比如说,我希望短时间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