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沈县令请功

    第161章 沈县令请功 (第2/3页)

县令想到了当初程昭呈上来的灭蝗手册,是用图代替文字,让人一目了然,于是,沈县令也在折子上画了稻桩和腋芽,详细描述稻桩长度,和腋芽如今的具体生长情况……

    如此重大之事,他自然是不敢贪功,仔细的说清楚是何人、在何时、在何地发现了再生稻……

    洋洋洒洒一千字,到了末尾,沈县令自然不会忘记给自己儿子请功,他画了石磙碾稻图,克制的用三行短句描绘,怕写太多引起知府大人的反感……他都准备合上折子了,想想还是觉得差点什么,他儿子是什么德行,附近镇县的大人都知道,到时候会不会说是他儿子抢了别人的功?

    他儿子能上道,与赵程氏不无关系,也有程昭的影响,这两人功劳最大。

    再一个,石磙是钱晖派人做出来的,这小子的名字也得加上。

    这边沈县令思虑之时,那头的郑县令坐在回程的马车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虽说凤凰县也有再生稻,但跟他并没有直接关系,他只能算是无功无过。

    他儿子郑望峰,一直是他的骄傲,这次沈正那个混小子都研究出了石磙,他儿子怎么就不上进一点?

    沈家父子一起上进,肯定会被知府大人嘉奖,两三年后的考核升迁,沈老弟肯定会被提拔。

    他……哎,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必须得给儿子铺路。

    郑县令开口道:“去一趟南府书院。”

    车夫听令,转道前往河口镇,马车上了大道,朝南府书院疾驰。

    正好南府书院放学了,郑望峰和钱晖等人约着去酒楼吃晚餐,食堂的饭菜他们吃腻了,基本上每隔几天就会去一趟附近的酒楼打牙祭,几人轮流做东请客,出不起请客钱的就没资格进入他们这个圈子。

    看到自己儿子和钱晖混在一起,郑县令面色很不好看,钱家是做大生意的,没指望过钱晖能考个什么功名回来,但他儿子不一样,他儿子郑望峰必须考上秀才,考上举人,成为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