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新来的虞夫子

    第206章 新来的虞夫子 (第2/3页)

,一个个睁着八卦的大眼睛,悄咪咪的往程弯弯家这边走。

    谁料,马车直接停在了新学堂门口。

    学堂建在一块荒地上,共四间房,三个学堂,一个住处,学堂四周的泥地都铺上了青石板,显得干净又整洁,马车停在青石板上,从车上下来两个人。

    一个是穿着藏青色常服的沈县令。

    一个是穿着粗布长衫的男子,年龄大约四十余岁,留了很长的胡须。

    “这里就是大河村新建的学堂。”沈县令开口道,“犬子也在大河村读书,明年院试,希望虞夫子能提点一二。”

    “提点谈不上,他若有才,无需我提点也能上榜,若腹内草莽,我说再多也无用。”虞夫子看着眼前的学堂,叹了一口气,“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为人师表,恍如梦境一般。”

    沈县令沉默下来。

    他幼年读书时,就是以虞夫子为目标,虞夫子十岁成童生,十一岁成秀才,十四岁便中了举人,是他祖籍之地人人传颂的神童。

    虞夫子十五岁时,被推举成为贡士,成为进士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了。

    因为太优秀,所以被拉拢,而年少轻狂的孩子哪懂什么朝政帮派,在他拒绝的第二天,府城读书人联名举报虞夫子科举作弊,知府大人派人审查,确有其事。

    他被无数读书人口诛笔伐,成了过街老鼠一般的存在。

    虞夫子在故乡被文人唾弃了五年,最终无奈离开故土,转辗来到湖州谋生。

    湖州人不知外地之事,全然接纳了他,他凭借着学识进入官学,就这样平静的度过了十年,然后再度出事。

    不知是谁知晓了他的身份,当众揭穿,此事闹得极大,几乎湖州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位虞夫子道德品行败坏,没有学堂再愿意招收他。

    而他已在湖州安家,有妻有儿,不可能再拖家带口去另一个地方生存。

    于是他换了一个职业,在湖州一个巷子里,靠给人写书信谋生,这样一晃又是十多年过去了。

    从十五岁翩翩少年郎,到了如今四十岁一事无成的男子,这一生,何其坎坷,又何其唏嘘。

    就在沈县令感慨之时,里正飞快的狂奔来了。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草民见过县令大人!”

    “不是说过了吗,本官来村里,无须行此大礼。”沈县令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