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程昭号召捐书

    第547章 程昭号召捐书 (第2/3页)

办的诗会,受邀的人都到了,没有受邀的人也想法子来了,傅家别院到处都是文人雅士,极其热闹。

    程昭在人群之中,很有些鹤立鸡群。

    他鲜少参加这类诗会,和谁都不太熟,不过他身份在这里,不停有人过来找他寒暄。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作诗吧。”傅哲理笑呵呵看着众人,“一炷香时间为限,以民为题,韵脚不限,现在开始。”

    下人上来将一炷香点燃,插进香炉之中。

    在场的文人立即苦思冥想起来,他们参加诗会一向是以花花草草为题,第一次做与“民”有关的诗。

    这一题不好作,立意得广,主旨不能偏,不然定会被参一本。

    比如,提到民,就想到农民,能写农民多苦多累吗,要真这么写了,就是质疑大宇朝的富强。

    所以,只能往好的方向写,写民的重要性,写民的奉献与勤劳,最后上升到国的强大与繁荣……

    一炷香结束,在场之人基本上都已经作出了一首完整的诗,文人之间集会,诗词是互相传阅点评,共同选出最好的前三名。

    众人一首一首看过去,结果发现,这些诗看起来都大同小异,要传达的意思都差不多。

    “程兄这首诗倒是与众不同。”傅哲理的目光落在极具风骨的一幅墨宝之上,“第一句,写棉为何物,第二句,写棉之丰收,第三句,以民之视角回忆往年冬寒之苦,第四句,写民喜笑颜开……这首诗,以小见大,立意极佳,没有阅历之人,根本就写不出,难怪皇上说,程兄的诗为今年进士之最……若不是我长得差了一点,这探花郎就该是我了。”

    他这话不是自谦,他虽从小在宫里读书,享受着最好的教育,但事实上,他和程昭的才华不相上下。

    在殿试之前,他父亲就告诉他,他和程昭为状元的可能性,是一半一半。

    最后,他成了第一名,而程昭只是第三,不是因为程昭的能力只能排第三,而是因为他出身寒门,皇上不想让一介寒门太出挑被人构陷,所以才钦点程昭为探花郎,算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傅哲理开口夸赞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