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收音机和电炉的妙用

    第259章 收音机和电炉的妙用 (第2/3页)

    “东西你去买,钱我来出。”

    宫冰微笑着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替同志们打打你这个土豪。”

    问题解决了,他心情大好。

    谢轩提醒道:“劳勃生路12号可以住两户人家,如果可以的话,派几位同志掩护。最好再做一个报警装置,一旦有敌人上门,马上就能示警。另外,收音机和电炉也要标配,可以减少敌人的怀疑。”

    “有钱就是好,其他同志,哪有这么奢侈。”

    谢轩郑重其事地说道:“如果钱能换来安全,多少钱都值得,因为同志们的安全,无价。”

    宫冰问:“对了,还有件事,贝勒路福熙村66号的电台,只有25瓦,功率比较小,只能通过香港,才能转发给中央。你能不能想想办法,搞部大功率电台?”

    谢轩说道:“我试试看,争取弄部大功率电台。贝勒路福熙村66号的电台,可得马上转移。只要没有电台,一切都好说话。收音机和电炉,今天晚上必须到位,而且要有使用的痕迹,明天,我会让人进去检查,让里面的同志配合一下,只给他们二十分钟。”

    这个,他不能打包票,毕竟电台和电台的配件,都是管控物资。

    虽然电台有很多配件与收音机相同,但发报机的配件,是不一样的。

    有心人只要一看,就知道你是拿去发报的。

    与宫冰见了面后,谢轩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有了收音机和电炉的相助,糊弄陈宾应该没问题。

    谢轩回到特工部后,把陈宾叫了过来,询问中共电台的事。

    谢轩问:“你那边调查得怎么样了?”

    陈宾摇了摇头:“没什么太大的进展。”

    谢轩不满地问:“没太大的进展?这是什么意思?有了进展?只是没多大的进展?”

    陈宾说道:“里面两个人,一个人基本不外出,另外一个人,偶尔会出门,但也没跟什么人接触。”

    谢轩问:“他们靠什么为生?”

    “好像是给报社写文章,是文化人。”

    “你检查了他们的文章没有?”

    “检查过?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