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江城的理解前无古人

    第102章 江城的理解前无古人 (第1/3页)

    在反松符的开发大获成功以后,江城没有丝毫的欣喜和懈怠,他立刻开始着手开发下一张符箓。

    根据莲大考核五项底层逻辑:德智体美劳。

    江城下一张符箓,需要应对的是“智力”的考试。

    按照江城笔记本上搜集到的资料,莲大数次考核中,关于智力的主要考核内容为“品性”。

    这时有人会说了,考核品性,难道不应该被分类在“德”的分类中吗?一个人的品性,难道不是他“道德”的一部分吗?

    江城的评价是,格局还是太小。

    拿“品性”考题考验“道德”,就和拿“战斗”考题考验“身体”一样,是一个很直白简单的无脑逻辑。

    通常来说是这样的,但江城更愿意相信莲云大学老师们藏在考题中的深意。

    他更愿意相信莲云大学是一座令人望而生畏的高等学府。

    而不是幼儿园课本上的“小朋友们快来连连看吧”。

    就拿《对话大学生》上提供的案例来说。

    第一个案例,马车失控,一边是五个人,另一边是一个人,请问你撞哪个?

    第二个案例,斧头掉河里,河童拿出金银铁三把斧头,问你掉的是哪一把?

    第三个案例,攀爬问道山,山路黏脚,越爬越累,请问你怎么坚持到山顶?

    一般人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无非是:

    解第一题:1.我不选择。2.我选择撞一个人。3.我选择挡在马车前。

    解第二题:1.我掉的是铁斧头。2.我掉的是我掉的斧头。3.什么斧头?听话!让我康康!

    解第三题:1.坚持不懈,努力攀登。2.心灵放空,减少压力。3.我心如铁,坚不可摧。

    如果考生都是这种等级的答案,江城只能认为,做出这种回答的考生,根本没有领悟考题的深意。

    没有很好的使用江氏“底层逻辑分析法”。

    通过底层逻辑分析,便能很好的得出最关键的解题思路。

    这三道考题,考生看似做出了回答,体现了“品性”。但实际上,参加考试的考生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下一辆马车仍然会撞人,斧头仍然会掉下河,山峰依旧难以攀登。

    这便是“智力”不足,“智”的底层逻辑没有悟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