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武陵郡之危

    第1003章 武陵郡之危 (第1/3页)

    诸葛亮返回豫章后,仍旧在柴桑登岸,前往江东大营再次拜会了陆逊。

    随行而来的还有孙权派来的使者,都在第一时间向陆逊传达了孙权的命令。

    陆逊没有任何怀疑,当即表示同意。

    对于这个结果,早在诸葛亮进营的时候就已猜到。

    二人简单寒暄了一会儿,诸葛亮便提出告辞,他还要组织兵马撤离。

    陆逊也再次承诺诸葛亮,江东兵马都已撤离,赣水水域也已经可以使用。

    如果刘备军愿意的话,随时可以沿水路退军。

    诸葛亮再次拜谢,随后立刻前往了柴桑城内。

    进城后,诸葛亮才知道,原来关羽率领的一万大军,经过救治后,兵员竟然仅仅损失了二百余人!

    欣喜之余,立刻向关羽传达了撤兵的命令。

    一开始关羽不信,他觉得柴桑稳如泰山,没必要撤离。

    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谏,诸葛亮终于说服了关羽,开始带领大军撤离柴桑,沿着陆路前往海昏。

    海昏原本是诸葛亮驻守,这里也有一万人马。

    经过三天的路程,关羽,诸葛亮二人成功带着将近两万大军抵达了南昌。

    由于诸葛亮早就将消息传给了刘备,南昌城的撤离工作也已经准备就绪。

    关羽,诸葛亮赶到南昌的当天,便与刘备一起弃城而去。

    接下来的撤离就比较顺畅了。

    途经新淦,宜春,沿途收敛兵马,直接撤往长沙。

    尽管有陆逊的承诺,诸葛亮仍旧没有选择水路撤离。

    任何一个统帅都不会将大军的安危寄托于敌人的一句话上。

    诸葛亮更是如此!

    山路虽然崎岖难行,耗费时间更多,可是在安全性上没有任何问题。

    经过十余天的赶路,刘备,诸葛亮等人终于踏入长沙郡地界,回到了醴陵。

    这也预示着彻底安全了,再没有了后顾之忧。

    可是这也预示着这次战略以完全失败而告终!

    谋划许久,准备数月,做了无数准备工作。

    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亲率五万大军偷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