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诸葛亮也被误导了

    第1079章 诸葛亮也被误导了 (第1/3页)

    庞统这话,几乎就是摆明了告诉诸葛亮。

    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

    诸葛亮对于庞统的坦白,几乎没有任何怀疑。

    原因也很简单,按照他对庞统的了解,对方一定很想独揽这份功勋。

    毕竟从认识开始,二人就是竞争关系。

    庞统无时无刻不想着打败诸葛亮,多少年来从未改变。

    再加上之前庞统中计险些身死,这次战争的结果正是洗刷耻辱的大好良机。

    庞统完全可以用铁证如山的事实找回之前丢掉的面子,更能向世人证明凤雏强于卧龙。

    有谁能够忍住诱惑,这份天大的功勋推辞掉呢?

    至少诸葛亮觉得他不会!

    而且这也符合之前诸葛亮对战败的猜测。

    庞统再强,智谋再深远,眼光再尖锐,还能算出诸葛亮几时放火吗?

    最合理的解释便是有人通风报信!

    诸葛亮暗暗松了口气,庞统还没有强大到让他无计可施的地步。

    这是一件喜事。

    可是新的疑问也随之而来。

    究竟是谁?

    内奸到底是谁?

    突然,两个字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诸葛亮的脑中。

    徐庶!

    诸葛亮与庞统同窗数年,就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他。

    庞统性格孤僻,却自视甚高,等闲之辈完全入不了他的眼。

    再加上他身材矮小,长相丑陋,几乎没有什么人愿意和庞统成为知己好友。

    在鹿门书院内人缘都奇差无比,更何况在整个荆州世族圈中。

    徐庶的江北军中,很少有纯正的襄阳派系。

    大小将校几乎都是生活在江陵及附近城池的世族才俊担任。

    庞统连襄阳圈都混不明白,诸葛亮能相信他可以策反江陵世族之人吗?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徐庶。

    徐庶与庞统也是数年的同窗,而且徐庶还受到过庞德公的大恩。

    没有庞德公点头,一个颍川来的杀人犯,凭什么能够在襄阳立足?

    徐庶为人至孝,同样深明大义。

    倘若庞统以庞德公的恩情对徐庶晓以利害,难保不让其动摇。

    实际上在诸葛亮的心底也同样有一个声音,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