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谁敌手,只手缚苍龙

    第280章 谁敌手,只手缚苍龙 (第2/3页)

哪怕是明知道这番话是说出来好听的,几人的脸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笑意。

    “对了,就不要喊我老板了,就喊我东来吧!”

    王东来忽然想到了什么,就对几人如此出声说道。

    “我觉得有一个称呼更合适,现在全国的高校都知道咱们学校出了一个最年轻的天才教授,我觉得还是喊王教授更合适一些,这对其他的人而言,只是一个称呼,但是放在你身上就不一样了,是一个打破记录的荣誉。”

    吕涂虽然在国外待了上十年,但是并没有学会西方人的那种虚伪和夸张。

    这一番话说的就很有水平,当即引得其他几人点头,表示认可。

    再次寒暄几句之后,王东来便将话题引到了锂硫电池的研发上面。

    “利用空心碳球来解决锂硫电池的想法,我听陈哥介绍过了,但是你们当面,我还是听听你们的想法。”

    随着王东来这句话说出,气氛就从之前的欢快变得严肃起来。

    吕涂年龄最大,但是履历也最丰富,去过哈佛,也去过几个大厂工作过,对于这方面的了解最深,技术也是最精湛的。

    所以,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决定让吕涂先回答。

    “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较,锂硫电池能够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高达2600Wh kg-1。此外,硫还具有天然储量高和环境耐受性强的优势,所以这就使得锂硫电池成为未来远程汽车和大型能源存储系统的能量来源。”

    “但是,锂硫电池的成功应用还存在有很多的问题,比如元素硫以及固体还原产物的导电性差,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过程和所谓多硫化物穿梭效应。具体来说,通过可溶性硫化物反复的氧化还原引起的穿梭效应是导致电池库仑效率低和电极循环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行业内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使用各种碳材料,比如说是多孔碳,碳纳米纤维,空心碳球和石墨烯等作为硫的导电支架应用。”

    “可是在这些碳材料里面,多孔碳不稳定,碳纳米纤维又太过复杂,石墨烯技术难度大,唯有空心碳球效果好,可实现性强,成本适中。”

    “鉴于这些优势,我们才选择了空心碳球。”

    吕涂洋洋洒洒地说了很多,既是给王东来介绍了技术难点,又介绍了相关的实验情况,给出了自己等人选择空心碳球的理由。

    任谁听了,都不会有什么意见。

    王东来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而是接着说道:“嗯,你说的情况我了解。”

    “空心碳球与硫构成复合材料,从而解决穿梭效应,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有前景的应用方向,选择这一点,就证明各位学长学姐确实是有真材实料的。”

    “对于现阶段的工作,伱们有什么想法没有?”

    听到王东来这么问,吕涂便出声说道:“目前就是在收集空心碳球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对硫负载量,以及电解质中多硫化合物的质量分析的数据的影响。”

    说完之后,吕涂稍稍犹豫了一下,似乎是有什么话想说。

    这一幕,似曾相识。

    不等吕涂说出来,王东来便轻轻摇头,有些好笑地出声说道:“刚才陈哥给我提了一个建议,说是这样的简单工作,让你们去做,是大材小用,是浪费人才,所以想要把这些搜集数据的工作外包出去。”

    听到王东来说出自己还没有说出来的想法,吕涂先是一惊,片刻就变得平静下来,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是猜到了王东来的回答。

    却不料,王东来接下来说的话出乎了他的想法。

    “陈哥的这个提议是为了公司好,想要为公司节省成本,也能更高效地发挥出各位的聪明才智。”

    “但是我拒绝了,因为这个数据搜集工作,看似简单,但是作为研究人员却不能不理会。”

    “因为我们一切的实验都是建立在准确的数据上面,要是数据不够精确的话,建立在上面的实验就无疑是水中月,镜中花一样。”

    “所以,我想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将数据搜集的工作,由你们中的一员带领唐都交大的实习生去做,既能培养人才,也能节省人力,数据准确性也能得到保证。”

    “不知道几位学长学姐觉得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