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宽容

    第380章 宽容 (第2/3页)

    宁凡倒是不在,为此事忧愁了,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脸上露出了痛快的表情。

    其实您盘点上露出微微忧愁的表情是喜忧参半的意思灭掉了汾阳王的两万嫡系部队,并非完全是坏事。

    也许这样做会把汾阳王逼上绝路,彻底和朝廷撕破脸硬刚到底。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是灭了分阎王这两万地区,不对等于彻底把汾阳王东山再起的希望给打碎了,今后也彻底不会再有任何隐患了。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要辩证地去看一个问题,宁凡深深地感觉到这种辩证的哲学思想对一个人的处事影响到底有多么重要。

    “原来做一个皇帝真的要考虑这么多事情啊。”

    黄雨萌发出了感叹。

    “马上科举在即,这是天下大事,倘若这科举制度就此形成,那么今后天下的仁人志士都将全部为朝廷效力。”

    萧铃汐也是极为开心的说道。

    其实这次宁凡放下西北的叛乱,江南的叛乱,不管而直接回到京城,就是因为科举已经在即了,天下的世子闻风而动,都已经赶到了京都。

    这是大康朝的第一次科举,宁凡很是重视,他要亲自奔赴京都来主持这件事情,确保整个科举的过程没有徇私舞弊,所有的科目都要公平公正。

    其实这一路走来,宁凡和萧铃汐商量了很多,细节这些细节,未来都会改变整个大康的制度。

    原本在六部之中,工部是一个最不起眼的存在,但是在这次科举恩科去世的设想中工部将来会成为天下第一。

    第二天一大早宁凡写了一封圣旨,让锦衣卫派人去送给陈元庆这份圣旨,除了嘉奖陈元庆之外,并没有责备之意,另外也给陈元庆官升一品。

    立功了就要受奖,这就是最基础的逻辑,宁凡从来不会因为一个将领擅自做主去处罚他。

    现如今江南的局面全部都维系在陈元庆一个人,身上宁凡要依靠陈元庆来平定西北的判断,其实他更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