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召宋应星、陈振龙进京

    第22章 召宋应星、陈振龙进京 (第2/3页)

祯皱着眉头努力的回忆着脑海中的资料,回忆了好一会儿,他没有想起来土豆是谁推广的。

    “算了,让宋应星来做吧!”

    崇祯放弃了回想,直接点名了。

    他本来是想等掌握了兵权后,搞到钱和田地后再让二人来的,但没想到现在被逼着提前让二人来了。

    “皇爷,奴婢记得京官中,没有叫宋应星的人!”

    听王承恩低声回应,崇祯笑了笑,没有解释。

    若是连王承恩都听说过这二人,那才叫是奇了怪了。

    这二人在大明王朝可能不太响亮,可在后世那可是响当当的存在。

    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而陈振龙则是中国引种红薯第一人,为缓解当时国人的温饱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让李若涟进来!”

    片刻后,李若涟就进来了。

    “李若涟,你安排两队人马,去江西奉新县找一个叫宋应星的人,此人应该是位举人,

    另外去福州府长乐县找一个叫陈振龙的人,此人中过秀才,后来弃儒从商了。”

    “去的时候,都客气一些,这二人用的好,能影响大明的国运,务必安全的护送到北京。”

    崇祯重点的嘱咐了一下。

    这让王承恩、方正化、李若涟三人心神如遭雷击,他们从未见皇帝如此郑重的嘱咐一件事情,连去忠州宣秦良玉都没有如此待遇。

    李若涟迟疑了一下,道:“陛下,如此重要,臣想亲自去一趟,确保万无一失。”

    “不行,你还有另外的事情要做,让王国兴他们去吧。”

    崇祯直接就回绝了,无论是去江西还是去福州,都不是短时间能搞定的事情,一来一回至少得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而且两人来了一时半会儿也搞不出来,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秦良玉还有一个月就入京了,一旦入京,就是整顿锦衣卫的时候,也就是去查抄八大晋商的时候。

    将八大晋商抄了,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