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明的土豆与番薯

    第96章 大明的土豆与番薯 (第2/3页)

句话!”

    崇祯很是开心,随后从角落的盒子中取出了一个圆滚滚的东西递给了宋应星。

    “你可知道这是什么?”

    宋应星眉头紧皱,而一边的陈经纶突然向前走了一步,仔细看了一下,然后又用手摸了一下。

    “陛下,这好像是马铃薯,臣听父亲曾提起过,但从未见过!”

    PS:土豆是什么时间传入的,目前主要倾向于明万历年间(1573至1619),万历年间蒋一葵撰著的《长安客话》卷二《黄都杂记》中,记述北京地区种植的马铃薯称为土豆。

    其次,徐光启在1628年成书的《农政全书》上有记载:土芋, 一名土豆, 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 ……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所以,从这几份历史记载看,土豆至少是在崇祯以前传入的。

    “对,就是马铃薯!”

    这玩意是一次晚膳的中的一道菜,崇祯当时大惊,找人问过后,才知道这玩意是外来传教士进贡给皇帝的。

    然后皇室的菜农又培育了一些,专门给皇帝吃的,以彰显它的独特和稀有。

    估计也只有少数的勋贵和大臣们吃过,但可能也是蒸煮出来的,好东西都白瞎了。

    “据皇室的菜农说,马铃薯如果肥力能更上,估算亩产可能达八到十五石。”

    看着震惊的众人,崇祯笑道:“这只是菜农的估算,毕竟没有大面积种植过,需要你去摸索,

    你的任务就是负责马铃薯的研究和推广,明日之后,你去找皇室的菜农学习一下。”

    “草民遵旨!”

    见宋应星答应后,崇祯看了陈经纶父子,这会儿他们也算是琢磨出此行的目的了。

    “二位如何看待番薯?”

    “若是能大面积推广,可成为水稻、小麦后的第三大主粮!”

    陈经纶立刻给了回应,继续道:“万历二十一年夏,父亲从吕宋冒死带回番薯,刚好闽中大旱,五谷歉收,

    父亲让草民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获得金巡抚的支持,试种成功后在福建推广,据统计,大旱中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

    陈经纶说这段话时,满是自傲。

    对这段历史,崇祯是有耳闻的,当即问道:“你们在长乐府种植的番薯亩产如何?”

    “番薯不挑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