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明的土豆与番薯

    第96章 大明的土豆与番薯 (第3/3页)

质,不挑地形,下地三到五石,中地六到十石,上地十到十五石,

    父亲在时,有一次竟然达到了二十石,可惜后来多次种植再也没有这个记录了。”

    一边的宋应星心中满是震惊,现在粮食产量只有两到四石,手中的马铃薯亩产惊人,但只是猜测,

    可这番薯竟然最低都是三石,最高二十石头,简直不可想象。

    王承恩和李若涟这会儿也才明白,为什么崇祯让他们去请宋应星和陈振龙的时候说这两人关系到大明国运了。

    想到这里,李若涟背后一股冷汗冒出,还好下面的人没掉链子。

    “陈经纶,朕若是没记错,你给金学曾上过一本自己编写的《种薯传授法则》,他又在你这本书的基础上写了一本薯类的专著《海外新传》,对吧!”

    “陛下圣明!”

    “若是朕让你专职在大明推广番薯,你可愿意?”

    “臣愿意!”

    陈经纶立刻跪了下来,他儿子陈川桂也跟着跪了下来。

    两人都面色满是激动,眼中竟然有泪水在打转,这一幕弄的崇祯有些错愕了。

    过了片刻后,陈经纶情绪得到了缓和:“陛下,父亲去世前,念念不忘番薯的推广,嘱咐草民以后一定要大力研究番薯,提高产量,

    这几年草民也没有闲着,一直在研究番薯的种植,写出了《种薯传授法则》,犬子也精通番薯的种植,

    若是能在大明全面推广,草民就能圆了父亲去世前的愿望,草民就算现在去死,也能到九泉之下向父亲交代了。”

    听着这话,崇祯也动容了。

    大明虽然处境堪忧,但在看不到的地方,还是有许多人在默默的为大明奉献着。

    “你有心了,你父亲的夙愿,你的研究,加上朕给你的机会,相信番薯一定能在大明国土上种植开来。”

    “草民相信!”

    “好!”

    崇祯看着李若涟:“李若涟,安排三人去休息,明日早朝让他们在皇极殿外等宣!”

    一夜无话,第二天的崇祯到了皇极殿,众臣行礼。

    “诸位爱卿,今日所奏之人全部提交内阁处理,朕今日有要事处理!”

    看着有些错愕的众人,崇祯朝着王承恩看了一眼,王承恩走到平台边缘,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陛下有旨,传宋应星、陈经纶、陈川桂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