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武举改革,将材武科

    第125章 武举改革,将材武科 (第1/3页)

    崇祯强势的一句话,群臣脸色再次一变。

    孙传庭立刻道:“陛下,臣以为四种途径,武举占四成,基层选拔占三成、世袭占两成、蒙荫占一成。”

    “不可!”

    武将中一人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武举、基层、世袭各占三成,蒙荫占一成”

    “不妥,臣以为四种途径各占两成半的好!”

    ……

    群臣争吵着,都在为自己的利益集团争取利益,文官想要将蒙荫提高,因为这他们后代唯一能成为武将的一条捷径。

    勋贵们则是想要世袭的比例高一些,而部分武将则是想要基层提拔高一些。

    但无论是哪一种,大家都很默契没有的动武举的份额。

    皇帝摆明了是让武举有更好的去处,这会儿动武举份额不是想不好过吗?

    对于这种争论,崇祯是喜闻乐见的。

    过了好一会儿,王承恩在崇祯的示下开口了,群臣慢慢的停止了争论。

    “就按孙传庭所说,武举四成、基层选拔三成,世袭两成、蒙荫一成。”

    不待群臣回应,崇祯看着文臣:“自太祖起,截止到今年,文科考了八十余次,录取进士大约是两万两千人左右,这算下来一场是两百七十人左右,

    而武科从成化开始,至今三十六场,一共才录取了三千两百余人,则算每场八十八人,你们还要抢武举的位置吗?”

    崇祯说完,又看向勋贵:“你们都是世袭公侯伯爵位,都是勋贵名门,名额都给你们了,百姓们还要不要出头了,大明是你们的,还是百姓的?”

    “诸位,其实不管是蒙荫也好,世袭也罢,朕都不反对,

    但朕想问问,他们懂兵法吗?懂怎么练兵吗?懂怎么行军打仗吗?朕将几千人交给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这是带兵还是送死?”

    “以后凡部推武将,除基层选拔,其它三种都必须去最前线的军中历练半年以上,由兵部、军纪监察部和所在军中联合评估,达到标准再由兵部调配。”

    群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