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工业流水线,标准化作业

    第244章 工业流水线,标准化作业 (第2/3页)

朕倒是有个建议,你可以参考一下!”

    崇祯走到风轮推力取水车前:“你不用把所有工匠都教会一个完整的取水车,可以将取水车分成若干个部分,

    例如水斗、铰关、带齿木轴、大立齿轮、卧齿轮、水簸箕、套杆等等,都单独由一个工匠负责,

    而且这些还可以再细分,例如这个水斗是有多块木板拼成的,你只需要固定好尺寸,

    一个人做木板,一个人做榫卯、一个人负责拼接,每个人只负责人自己的一部分,做多了就能熟能生巧,

    等每个模块做好了,再由负责组装的人来组装就可以了,

    而且组装也不用组装一整个,按照组装流程,各自负责自己一块的组装就行了,

    这样速度快,又能减少工艺的泄露!”

    众人眉头紧皱,似乎在思考着皇帝所说的可行性,王徵则是眼睛一亮。

    “各自负责、互不干扰,汇聚成型,如流水,源源不断,妙、妙呀!”

    “陛下此法可有名字?”

    “既然你说了如流水源源不断,那就叫流水线吧!”

    PS:据考证,流水线的原型可能在秦朝就已经出现了,在宋朝的时候,王安石变法负责兵器制造时有分工和专业人指导,类似现在的流水线,但我觉得那时叫标准化更合适一些!

    “好名字!”

    众人很是认同,大俗即大雅,工业上的东西没必要搞的那么高大上。

    “王爱卿,取水车根据当地,可大可小,你可以根据环境固定成几个尺寸,

    每个尺寸的取水车的各部件尺寸要规定好,免得到最后拼装不了,这个过程朕称之为零部件标准化。”

    “同时核算一下每个零部件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加一点利润,作为百姓购买水车的售价,

    以后工业研究院研究出来的器械都可以这么做,这样你们有一定的利润,朝廷再有少许的补贴,工业研究院就能运转下去了!

    甚至说,你们研发出了某种百姓家家都能用的器械,你们赚的多了,工业研究院的工匠们都能拿到百两、千两的分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