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银子有的是,公干带厨子

    第247章 银子有的是,公干带厨子 (第1/3页)

    “陈副院长,但说无妨!”

    郑崇俭脸色微微有些错愕,但没有丝毫放在心上,他解决不了,还有皇帝在这里兜底呢。

    陈经纶又看向了崇祯:“陛下,臣从泉州招募了两百名番薯种植经验的农户一起来西安,

    既是负责种植此次运送的番薯,也将种植经验传播给西安附近的农户,

    臣许诺五两银子一个月,管吃管住,一天一顿肉,来回路上的时间都算公务时间,

    可仓促之间,臣在泉州那边实在是没筹集到银子,他们肯来还是看在臣家父多年推广番薯的份上,

    如今到了西安这边,这工钱臣想着要不先支付一些给他们,安定他们的心思,对接下来的种植……”

    “这银子我们陕西出了!”

    不待崇祯回应,郑崇俭就抢先出声了:“待会我会让布政司衙门拨两万两白银送到渭南去,作为播种番薯的专用款项,

    只要能将番薯顺利的种下去,银子再多一些都没有关系,

    事关我陕西八百万百姓口粮,要银子给银子,要人给人,要地给地,只要需要,陕西三司绝无二话。”

    原来是要银子,还以为啥事呢,陕西现在啥都缺,唯独不缺银子。

    用陛下的话说,银子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情。

    郑崇俭坚定的态度,让崇祯心中满是欣慰之色,能将百姓生死放在心中那就算是合格了。

    这可不是仅凭刚才郑崇俭那么几句话的判断,而是基于来西安城自己观察和锦衣卫的调查的结果而下的定论。

    至少目前看着还行,以后再说以后的事。

    “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郑爱卿,番薯在陕西的种植和推广是陕西农业上的第一要务,务必上心,

    技术上全权听陈爱卿的,其他行业也是一样,切忌外行指导内行,你可明白!”

    “臣明白!”

    待郑崇俭回应后,崇祯看向陈经纶:“陈爱卿,此次番薯引入陕西,你当居头功,

    但现在还不是论功行赏的时候,当务之急得种下去,等丰收之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