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第1003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第2/3页)

 “朝廷的这个互市的决策步子是不是迈的大了些?万一蒙古诸部积蓄了实力造反怎么办?”

    “你真是瞎操心,建奴四十余万联军都直接覆灭了,而我们只伤亡三万余人,这实力害怕造反?

    敢造反的,直接趁着这个机会亡族灭种,彻底抹除了他们!”

    “造反的可能性不大,但这个策略对我们普通百姓很不公平了,商人们去互市会赚走大量的银子,我们百姓就只能种地,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吧!”

    “你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现在的商人白手起家的不少吧,在商队当个伙计,既是积累经验,也是积累资金和地位,

    慢慢熟悉其中门道后,自己搞点小的走街串巷、开个门店、组建个小商队,最后是大商队。

    咱们南京城的沈家家主年轻时就是商队的伙计吧,还有城中临清轩的张老板,不就是货郎出身吗?”

    “对,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能不能成,身份是一方面,敢不敢和想不想又是一回事。

    以前那么难都有人成功了,现在放松了一些,或许就更好了!”

    “哎,能不能成为商人,我已经不奢求了,可这商队的价格我们还能买的起吗?”

    “瞎操心,咱们不是还有百货供销社吗?他们价格高了,咱们就去供销社买,他们就烂在仓库里吧!”

    ……

    百姓看不太懂这种,但商人们能看懂呀,所有的商人都兴奋了起来。

    南京城,一处写着洞庭二字的会馆之中,数十人齐聚。

    如果有商人在,就一定知道这些人都是洞庭商帮的各家家主,有些家族经商百年以上了。

    “诸位,大明日报上刊印的互市的消息都看了吧,互市货物种类调整了,除了铁、铜等金属管控,其余基本都放开了,

    而且所运送的货物不再给朝廷四成,这意味着有大笔的财富,

    老夫的建议是我们主攻宁远,放弃其他的十一处互市!”

    说到这里,首座上的老者端起茶杯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茶,淡淡道:“理由有三,其一,我们南京离其他互市较远,那些互市的都是在陕西、山西、北直隶等地,

    当地的商队都能填满那里,我们即便是去分一杯羹,也没有多少。

    第二,那十一处互市是针对蒙古诸部、土司等,可他们那里才多少人?

    且诸部交易的也只是牛羊、皮毛、药材等等,种类少,还不好运输;

    可宁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