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皇权不下乡,绅权与乡村恶霸

    第1061章 皇权不下乡,绅权与乡村恶霸 (第1/3页)

    “陛下恕罪!”

    众人浑身一震,直接都站了起来。

    皇帝的话虽然轻,但实际很重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权不下乡,这不是说大明皇权不行吗?

    袁可立低声道:“陛下,皇权不下乡主要是三种因素导致的,其一,交通不便的问题;

    其二人口聚集的问题,有时候方圆数里只有几十户人家,

    其三则是……绅权。”

    说到这里,袁可立脸色严肃了起来:“太祖之前,皇权、相权并立,共同治理国家,

    但在这两者之外,还有另一种权利,那就是绅权,顾名思义就是绅士的权力。

    这里的绅就是乡绅或士绅,包含了拥有乡一级土地治权的地主,

    有土生土长的同姓宗族元老,有武官解甲归田和文官告老还乡的退休官员,

    有对当地做出贡献的乡贤,还有取仕不成但能教化乡民的读书人,

    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是皇权不下乡的最大阻碍因素,

    也是为何延续千年了,一直未曾改变的主要因素了。”

    崇祯面无表情,但内心满是叹息之色。

    袁可立表述了这么多的身份,在后世只有的一个统一的名称,那就是乡村恶霸。

    只不过现在的乡绅是有文化的乡村恶霸罢了!

    封建社会中,宗族势力很团结,也都以宗老、族长唯命是从,听他们的话甚至超过了官府。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有两点因素,一是宗老掌控着宗族的绝对话语权,得罪了他们,死了连祖坟都进不去,这无疑是百姓头上的一把刀。

    二是读书少、见识少以及多年的奴性思想在作怪。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种团结也造就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在国家危难关头整个宗族奋不顾身的反抗着外敌的入侵。

    袁可立虽然没有明说,但话中满是顾忌之色,也是劝皇帝三思。

    这事崇祯也是头疼,后世的法治社会,为了重点打击村霸,高层都下红头文件了,但依旧还是有不少存在,这就很说明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