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农业科技的分支,杂交水稻?

    第1066章 农业科技的分支,杂交水稻? (第1/3页)

    “具体说说你的想法!”

    崇祯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毕自严话中的意思。

    毕自严继续道:“陛下刚刚说了,银子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内,不一定能买到东西,诸如大面积大灾时,买不到粮食。

    即便是我们推动了商事的发展,国库充足了、百姓富有了,可粮食依旧只有那么多。

    这个问题再次回到前段时间席端樊的陈述上来,

    一是寻找高产量的作物和提高现有作物的产量,这是农业研究院的范畴,

    二是开垦土地,让百姓拥有更多的耕地,是国土资源管理部的范畴,

    三是研究农具,提升农耕的效率,这是工业研究院的范畴。

    除了第三点,前两点,臣以为都有极大的空间,还是请两位院长说说具体的情况和想法!”

    “嗯!”

    崇祯点了点头,看向农业研究院院长宋应星:“宋爱卿,你谈谈第一点吧,院中可有什么计划和想法?”

    “是,陛下!”

    宋应星起身,走到木板前:“陛下,农业研究院目前分两条路走,

    一是在各地寻找高产量但并未受重视的农作物,二是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关于第一点,我们倒是发现了一种,那就是乌斯藏的青稞,

    这种虽然口感可能不太好,但亩产比较高,且容易饱腹,乌斯藏和西域大面积种植,

    四川、甘肃、云南等地可能是乌斯藏那边传过来的,也有种植,但不多,

    臣等在总结经验,争取根据生长的环境,在大明适合的地方推广,明年在四川、云南等地推广,

    具体以云南沐王府的耕地,以及忠贞侯秦良玉所在的石柱县土司内耕地为主。”

    听着这一点,主座上的崇祯点了点头,侧后方侍候的王承恩则是愣了一下,门口的李若涟则是嘴角挂着一丝莫名的笑意。

    “口感好不好,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果腹就行!”

    崇祯出声了:“既然发现了,那就全力研究,若是有需要,可以和陕西布政使郑崇俭、新任三边总督傅宗龙聊聊,让他们去隔壁的乌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