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来啊比谁疯

    第189章 来啊比谁疯 (第3/3页)

头到街尾仔细观察了一遍。

    高第街的商户分好几种:

    一种是扯了一块大的塑料布,就把上衣、裤子、裙子......杂七杂八全堆在一起,要的自己从里面挑选,统一一个价。

    这种就卖得便宜,统统五块钱一件,余长乐随便拿了一件看了看质量,还不如她店里的质量好,样式也十分普通。

    说它便宜是相较于羊城整体消费水平而言,放到金帛市就是正常价格。

    所以,这种货余长乐第一个就把它淘汰了,进这种货回去只能亏本。

    还有一种是搭了个棚子的摊位,衣服也没胡乱堆着,而是一件件挂在架子上,看着就比地上堆的有质感。

    余长乐伸手摸了摸衣料,确实比地摊上的好上许多,开口问了问价,随便一件都是十块起,喊二、三十的不在少数。

    余长乐知道自己一张口就暴露了外地人的身份,自然免不了被高第街的商贩们喊高价,再加上又是个年纪轻轻的生面孔,简直把“敲棒棒”属性叠满了,不敲她棒棒敲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所以余长乐更是没有轻易下手,而是耐着性子把整条街依次逛完,凡是看上衣品的都和老板攀谈两句,心里默默做着比较筛选。

    最后一种她今天无缘见识,就是沿街两旁正规的门面,只能看见挂着各种服饰店的招牌,每一家都闸门紧闭,显然做的不是这个时段的生意。

    花了半个多小时大致逛了一圈,余长乐心里有了选择。

    她这次进货的本金不多,满打满算也就一千块钱,就羊城这个物价,她还真进不了多少货。

    所以,她决定在其中最满意的一家进货,这样进得多,能最大限度和老板讨价还价。

    余长乐笑眯眯地走向她看中的那家摊位,手里摸着挂在最显眼位置的那件红色薄款毛衣,有礼貌地问道:

    “老板,请问这件毛衣多少钱?”

    摊位老板一听就是羊城本地人,普通话里带着羊城特有的腔调:

    “你喺批发定喺零售啊?”(你是批发还是零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