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嫌疑人特征

    第323章 嫌疑人特征 (第2/3页)

    八零年代没有监控摄像头一说,这时候的商场正是失窃案的重灾区。

    因为逛商场的人身上往往都带有不少现金,加上人流量大,小偷很容易便能混迹其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人流的掩护下完成偷窃。

    二楼电器柜台就更是被小偷重点关注的地方,因为到柜台买电器的人身上往往都揣了大额现金,当天却不一定能买到想要的商品,这样怀揣着大量现金的人便会成为小偷眼中的“肥羊”。

    边玉华今天上午的表现简直就是万众瞩目,无论是她本身的穿着打扮,还是从包里拿一整叠钱出来的派头,再加上她的外地口音,如果犯罪嫌疑人就在现场,那必然会盯上她。

    如果真是余长乐想的这样,那仅仅是因为排队的形式阻止了犯罪嫌疑人接近边玉华,而且边玉华买完之后立刻就离开了,也没在百货大楼逗留,所以犯罪嫌疑人没办法当场行窃,而改为尾随其后伺机实行犯罪行为。

    当然这只是余长乐的一种猜测,她说出来也是为了给公安多一点破案方向。

    公安同志听完余长乐的描述,倒觉得她的想法是一条可行的调查方向。

    这些偷摸拐骗的人也有自己大致的行动分布区域,团伙与团伙之间有一定的区域划分,在没有更多有效信息的提供之下,可以先从长期围绕百货大楼的那群人开始着手调查。

    边玉华没想到上午竟然还在百货大楼碰见过刚才跑来帮助自己的小姑娘,心里又惊喜又感激,这还真是巧了。

    心情一放松,竟还又让她想起一件事:

    “公安同志,我想起来了,那个矮个子抢我耳环和项链的时候,我从他身上闻到一股很大的臭味!”

    这倒是个有效的线索,公安立马追问道:

    “臭味?你还记得是哪种臭味吗?”

    如果是鱼腥味、羊膻味、硫磺味等特殊的臭味,就能对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有一定的指向性,也能缩小排查的范围,有利于尽快抓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