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十五章

    15 第十五章 (第2/3页)

七望中,除已故的宁国公,如今在朝中最有威望的便是太原林氏嫡支的恩国公林郁。

    要知道五姓世家中的子弟,躺在先祖打下的温床中,大多数只图安乐享受,愿意下功夫读书的,却是少数。

    宁国公算得上一个,林郁算得上一个,卢家的比起他们要差上一些,不过好歹是个肯上进的,在朝中也谋了个从五品的官职。

    林郁自知身子也就是三五年的光景,他膝下的两位嫡子,长子争气,未来可期,次子也自幼聪慧,却不知那性子随了谁,太过闲散,提起他林郁便开始心梗。

    他呷了口茶,看着堂下孙辈。

    只这大房的一嫡一庶,又叹一声子嗣单薄。

    林海自幼就怕祖父,他的祖父当初是随着先帝立国汗马功劳的,不仅能文,且还擅武,是拿着刀杀过人的,便是现在世安堂正中还悬着一把提颅枪。

    人虽老,形虽瘦,眼神依旧铮铮。

    不等祖父开口,林海额上便已生出一层薄汗,林泽也是如此,甚至都不敢抬眼。

    林郁翻看着林海近日来写得文章,的确进步飞快。

    遂又问了诸多问题,有些答得不算满意,但想想也才刚跟宋先生学了不久,距离春闱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到还来得及。

    “宁家三郎如何?”林郁问道。

    林海将宋先生堂上时常夸赞宁轩的那些话,如实道出。

    游历过两年的宁轩,的确要比林海强出不少,到底是眼界开阔了,随后他又问了卢萧的情况,在最后,又想起一人,“顾家那小郎如何?”

    林海忽然哽住。

    不是不愿说,而是根本没有留意过,似是记得宋先生也夸赞过他,但具体怎么说的,林海忘了。

    林郁想起最近梦到过那位已故的庶弟,便是顾诚因的姑爷爷林邵。

    当初分家后,林邵便去了齐州为官,一开始还偶有书信,后来娶妻生子,便几乎断了往来。

    还记得那顾家的小郎当初投奔而来时,与他道:“曾听姑爷爷说过,他的兄长林郁,是他最为敬重之人,心胸宽广,德高望重,在他临去世前,曾当着孙辈的面说过,他还想见兄长一面,就向儿时那样,向他的兄长讨教学问。”

    当初张氏想派人将顾家小郎送走,林郁却在听完这段话后,心中动容。

    他与庶弟关系平平,可到底同根而出,想起年幼时的种种,多少有些唏嘘,这顾家的孩子,他便认了下来。

    想到这些,林郁挥了挥手,差人去将那孩子叫来。

    那孩子前些年是在官学读书,不似林海这样专门请来先生在府中听课,想来资质应当不及林海。

    林郁原本没抱希望,只是想到许久未见,多少提点一二,让那孩子不要误入歧途,却没想顾诚因在他如此铮铮的气场下,从容不迫,对答如流,非但要比林海强,甚至还将他甩在了身后。

    门阀世家的子弟,可以在春闱前互相公荐,公荐后的子弟不用参加解试,可直接参加春闱。

    想被公荐的子弟需要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