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赶超西方!布局中部地区!(大章)

    第125章:赶超西方!布局中部地区!(大章) (第1/3页)

    很快,时间来到7月份。

    一体化军工厂进入正常运转,那些海军官兵已经可以熟练操作相关设备。不仅是造船厂那边进展顺利,军工厂那边的弹药研制,进展也相当不错。

    除了052C舰体本身之外,其上很多重要的核心部件已经开始生产、调试,要不了多久就能正式确定下来。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快步迈进。

    研究院,雷达研究部门实验室。

    苏定平正给十几位专攻这个领域的军工专家上课。

    “有源相控阵雷达,相关技术确实有些超前,毕竟没有相关参照物,大家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在情理之中。”

    “西方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一下子要在我们手里实现,听起来还是有些不可思议的。”

    听苏定平这么一说,底下的军工专家面露尴尬之色。

    从4月22至今已经过去两个多了,052C上的很多雷达体系在他们分工之下,也一一攻克了。

    就连“八木天线阵”对空、对远预警雷达,他们也有了不小的突破,可唯独最重要的四面阵346型相控阵雷达,依旧还一知半解。

    正如苏定平所说的,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情况下,这条路走起来确实很难。

    有些军工专家甚至怀疑,真的有如此先进的雷达么?它真的超越无源相控阵雷达?

    孙永国见那些军工专家进展如此缓慢,也曾建议,要不先从无源相控阵雷达下手。搞定了无源相控阵,再看看能不能在有源相控阵雷达上有所突破。

    但这个建议被苏定平给否决了。

    苏定平觉得,要么不搞,要搞就搞更先进的。

    孙永国等人看的是东荒部落八八舰队,而苏定平的眼界早已放在雄鹰部落上。

    “我看了你们提交上来的报告,眼下有五个难关。”

    苏定平道。

    “第一个,发射与接收组件的制造。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发射与接收组件制造困难,以一体化军工厂的条件,造价极其昂贵。”

    “第二个,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设计。有源相控阵雷达需要能更轻松地做到多目标跟踪和数字波束赋形等功能,难度自然比无源相控阵在系统设计上的难度更大。”

    “第三个,有源相控阵雷达毕竟是从无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你们没有无缘相控阵雷达技术的相关经验,所以上手比较吃力,这一点我能理解。”

    “第四个……”

    底下十几位军工专家纷纷点头。

    苏定平说的,正是他们目前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这五个困难搞定了,其他零碎的小问题,也不再是问题了。

    众人看着苏定平,等待他接下来的话。

    “还是那句话,我们为什么要直接上手有源相控阵雷达?因为它比无源相控阵雷达先进!我海军要想在东洲海域站得住脚,抬得起胸膛,唯一的办法就是弯道超车!”

    “按部就班下,一旦你们的思绪被他们所牵动,就会下意识的走在他们的老路上!这与我海军要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相悖!”

    众人深以为然。

    若非苏定平的出现,他们或许会走上西方的道路,直到实现无源相控阵雷达,并和西方一样感叹:雷达之路我们也走到尽头了。

    苏定平正色道。

    “有源相控阵雷达每个辐射器都配装有一个发射、接收组件,能够自己产生、接收电磁波。这种设计使得有源相控阵雷达在频宽、信号处理和冗度设计上都比无源相控阵雷达具有较大的优势!这也是我们弯道超车的重要领域之一!”

    “从技术角度来看,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难度比无源相控阵雷达更大是不争的事实,整体结构也更复杂。可同样,难度的增大也带来了更多的功能优势。”

    “具体来说,有源相控阵雷达能更轻松地实现多目标跟踪和数字波束赋形等功能。此外,一个雷达可同时形成多个独立波束,分别实现搜索、识别、跟踪、制导、无源探测等多种功能……”

    顿了顿,苏定平继续道。

    “但同样,由于其波束扫描范围有限,最大扫描角为90°——120°,所以需要配置3—4个天线阵面。这也是为什么,我决定在052C上列装四面阵346型相控阵雷达。”

    说话间,苏定平拿起粉笔,转身面朝黑板,哐哐一顿猛画。

    很快,几个复杂的波形图就画出来了。

    “诸位都知道,346型相控阵雷达采用的是‘S+C’波段雷达,两个C波段雷达中间夹着S波段雷达。”

    “伱们看,这是C波段雷达……”

    几个小时后,苏定平回到了办公室。

    坐下后,苏定平揉了揉有些发涨的太阳穴。

    346型相控阵雷达、鹰击-101A反舰导弹系统、海红旗-101A防空导弹系统,还有‘八木天线阵’对空对远预警雷达,算是052C的四架马车。

    这四项任何一项不过关,对052C的作战水平都影响很大。

    后三者还好说,346型相控阵雷达的难度确实不是一般的小。

    即便不少军工专家有052B的技术底子在,研究起来依旧非常吃力。

    “我应该讲的够透彻能懂了吧。”

    苏定平自语。

    他心里也清楚,346型相控阵雷达难度太大,即便讲得再透彻易懂,那些军工专家能不能领悟依然需要时间来检验。

    咚咚——

    伴随着一阵敲门声,孙永国来了。

    “定平,遇到事了?”

    一进来,看到苏定平的神情,孙永国就猜到了。

    “和346型相控阵雷达有关吧?”

    苏定平点了点头。

    “我也听说了一点,各部门的进展都不错,唯独他们负责的相控阵雷达和八木天线阵进展似乎不是特别明显。”

    孙永国道:“定平呐,你也不要太着急了。我知道你想一步到位,但你也要考虑一件事。”

    “院长,什么事?”苏定平一脸疑惑地看着对方。

    “定平,你想呐,不是所有人都有你这样的天赋的!”

    捧着文件的孙永国朝一旁一坐,说道。

    “以前我还和张工农同志那样在学校任职的时候,面对很多学生也会有你这样的情况。有的天赋高一点,学起来快,有的天赋差一点,学起来慢。这是很正常的。”

    “我知道,院长。”苏定平点头道。

    “说起来你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

    孙永国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笑道。

    “去年我们攻关956E的时候,我和老吕动不动就对那些研究员发火!我知道他们也着急,但我心里这个火气就是控制不住。”

    “这两个多月来,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不管问题难度大小,或许很多在你看起来明明大家都应该理解可就是不懂。但是呢,你从来没有发过火,依然耐着性子教。在这一点上,我和老吕比起你差远了。”

    听孙永国这么一说,苏定平心里也舒坦了不少。

    他心里着急,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海域局势会怎么样,自然迫切希望早些攻克052C,然后赶下一个项目。

    但他也知道,那些军工专家心里的着急一点都不比他少。

    半响,苏定平叹了一声。

    “主要还是时间太紧,我给他们的时间是用月来计算!若是用年为单位,他们也不至于如此焦急。”

    “定平,你的心情我们都能理解,凡事急不得,慢慢来。”

    说着,孙永国将手中的资料递过去,道。

    “5月中旬定下的052C舰体锻造计划,昨天刚刚浇筑完成!高强度特种合金钢锻造的难度比较大,时间所以长了些。有了这次经验,以后会加快不少。”

    “后天开始,进行舰体高强度抗压测试,一旦通过,052C舰体就彻底定型了。”

    苏定平点了点头。

    现实世界没法和军工图鉴锻造空间相比,有这个进度已经相当不错了。毕竟,五月中旬那些海军官兵才刚刚能够上手那些设备,还不熟练。

    “还有。”

    孙永国继续道。

    “新研制的适配1130近防炮的高爆榴弹、半穿甲榴弹、钨芯穿甲弹,已经在军工厂制造了。等产品出来后就可以进行测试,没有问题就定型了。”

    “另外,适配1130近防炮的高强度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最后一个技术难关已经攻克,也就这几天的事情,就会进行小批量生产测试。”

    “1130近防炮呢?”苏定平问道。

    孙永国正色道:“已经开始锻造了,遇到了点麻烦,但能够克服。”

    1130‘喷子’终于快问世了,这让苏定平心情好了不少。

    随后,孙永国又向苏定平汇报了一些好消息。

    052C的相关进展,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

    “至于鹰击-101A反舰导弹系统和海红旗-101A防空导弹系统,彻底攻关……估计还需要些时间!”

    孙永国道。

    “这两款导弹系统对比之前052B上的鹰击-901和海红旗-901导弹系统,有了很大的提升,技术核心难点也比较多。大家伙慢一点,也能理解。”

    思忖半响,苏定平道。

    “院长,还得麻烦你将他们遇到的问题都汇总起来,到时候我抽些时间,给他们慢慢讲解。”

    “之前我定的是8月份052C下水测试,还有1个月,抓抓紧应该来得及。”

    把工作进展都汇报完毕后,孙永国话锋一转,说道。

    “定平呐,之前在北方海域军事基地,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