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老人

    第五十六章 老人 (第1/3页)

    在楚国因齐国入侵而陷入困境之际。

    燕国。

    一位老人偷偷地在大理寺门口观察着苏野。

    待夜幕降临,他悄悄沿着小路出城。

    将钱扔给了在城门等候的车夫,然后连夜离去,返回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庄。

    夜色苍茫,月光洒进破旧的草屋。

    老人坐在床头,心事重重。

    村民们无人知晓这位老人的来历,仅将他视为一位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

    他的谈吐和举止均透露出,他并非出自这片穷乡僻壤之地。

    自三十多年前,老人来到这个村庄后,便一直担任私塾教师。

    他所收取的学费仅够维持基本生活,然而学问深不可测。

    村民们对他敬仰不已。

    然而,在教书之外,老人总是孤身一人。

    沉默寡言,仿佛内心深藏着无尽的忧伤。

    每当朝廷来人收受赋税,老人总是找借口闭门不出。

    随着夜色渐深,老人熄灭了油灯,躺在床上,思绪万千。

    自从重启礼部尚书案件的消息传来。

    听说此案交给那个整个大燕都充满了传说的白衣丞相苏野。

    他枯槁的人生几十年来第一次重新燃起了希望。

    因此,他罕见地回到皇城,想要一探究竟。

    这个备受百姓赞誉之人究竟是不是他一直在等待的人。

    当他目睹苏野在大理寺设下陷阱,将那辅政大臣陈牧玩弄于股掌之间时。

    他几乎要为之喝彩,甚至冲动地想冲出去将当年的一切告诉苏野。

    然而,理智最终使他恢复了警惕。

    即便苏野才智出众,又何须为了三十年前已有定论的案件而辛劳奔波呢?

    往日知情人已离世,仅余己身。

    证据亦随光阴消逝,仅凭苏野一己之力,岂能撼动大局?

    即便苏野心怀翻案之志,亦恐回天乏术。

    思及此,老人长叹一声,叹息淹没在深夜之中。

    破败草屋内,月光洒满地面,映照出无尽的寂静。

    夜风轻拂,摇动窗棂,带来丝丝寒意,驱散了长者的思绪。

    然而,他并未察觉,夜色深处,一双锐利目光紧紧盯着这破败草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