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4章 乾隆:农家乐审美(下)

    第 264章 乾隆:农家乐审美(下) (第1/3页)

    “你要喜欢,那我就买给你。”

    齐鸣笑着拉起童欣晴的手,反正今天赚了那么多,买一件瓶子也不算什么。

    童欣晴却是摇摇头:“不要太贵了。”

    价签上标的是336万港币,确实不少。但齐鸣却很不以为意,他说买也没打算按这标价来,就一个近代高仿,撑死了2万到4万。

    齐鸣本来还想叫服务员过来,还个价试试的。但他还没开口,就被童欣晴给拉到了一边,这次的柜子里主打的是雍正朝的瓷器。

    雍正皇帝是所有清朝皇帝里头,艺术造诣最高的,也不知道他这么有文化的人,是怎么教出乾隆来的。

    现在的电视剧,类似前几年的《宫锁心玉》,《甄嬛传》,《步步惊心》都把雍正皇帝塑造成了一个腹黑冷血,薄情寡信的反面形象。

    但实际上雍正皇帝是大清所有皇帝里头,最敬业,最节俭,艺术造诣最高的一位。尤其是雍正时期的瓷器,一改康熙时的大气古朴。

    总体风格变得轻巧俊秀,典雅精致,构思别致,线条柔和圆润,胎体选料极精,壁薄体轻。堪称是整个清朝瓷器,从审美到技艺的一个巅峰。

    雍正观音瓶

    看过了雍正瓷,就到了他儿子乾隆的。这要是不摆在一起还好,但看过了康熙,看过了雍正,再看乾隆的,可以说乾隆的审美是断崖式下跌。哪怕是童欣晴这种外行人都能感受到一种“油腻”感,扑面而来。

    乾隆如意耳宝相花赏瓶

    “齐鸣,雍正和康熙,我感觉风格上还相差不大,为什么到了乾隆差异会这么大?”

    “这估计跟他们的母亲,关系很大。”齐鸣道。

    童欣晴疑惑问道“为什么?”

    “这小孩子就是张白纸,后天的教育和家长自身的品味,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审美水平。”

    对他这话,童欣晴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齐鸣则看着柜子里头东西,接着解释道:

    “就拿康熙来说,康熙小时候是跟生母,佟佳氏长大的。佟家,在顺治康熙时期被称作佟半朝,也就是说朝廷一半的官员跟他们家沾亲带故。这种家庭长大的女孩子,琴棋书画,都是名师指点,那艺术造诣也就低不了。所以康熙受他母亲影响,审美水平高,也就不奇怪了。”

    “再说这雍正,他是跟着佟佳氏长大的。佟家,在清朝被称作佟半朝,女孩子从小~”

    “你逗我呢,这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