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0章 打窝式卖字

    第 390章 打窝式卖字 (第1/3页)

    “呦呵,这卖家是想用梁启超的作品打窝吗?一次性放出这么多?”

    林轩跟在齐鸣身边,也大概数了数。虽然说梁启超算不上书法家,但那个时代的文人,这字几乎是从小练到大,水平绝对吊打国内那些个书协会员。

    而且,作为华夏近代的知名人士,能在一个地方,一次性看到如此多的作品,那真的是相当炸裂。不只是他俩,不少人都在这一片区域流连。

    从这些买家表现出的震惊来看,卖家这一步棋,那是真的高,这兴趣和热情,一下子就被吊了起来。

    “梁启超的东西多,也不奇怪。”

    齐鸣带着林轩大致扫了圈,最后停在了一幅十三言联立轴前,以贵气衡量,这幅对联是现场梁启超作品里最好的一幅。

    而且这还是幅极其精妙的龙门对。内容就两句:楼上几日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西窗又吹暗雨红藕香残玉簟秋。

    不过这两句里,分别集李清照《念奴娇》、秦观《踏莎行》、姜夔《齐天乐》、李清照《一剪梅》的词句而成,意境相合,含意幽微,从中也能看出梁启超文学造诣之高。

    “这话怎么讲?”

    林轩看着这副对子,也是连连点头,但却不知道齐鸣刚刚那话的意思。

    齐鸣解释道:“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是在日本大使的帮助下,才逃脱了清朝的追捕,最后还是坐着日本的军舰,躲到了日本。

    他在外流亡14年,大半时间是在日本度过,还给自己起了个<吉田晋>的日本化名。按照这段史料上来说,他的作品大量出现在日本,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我擦,梁启超不会是汉奸吧~”林轩瞪大眼,一脸惊诧,梁启超流亡日本他知道,但坐着日本军舰去的,是头一回听说,这要说没什么勾勾搭搭的,那谁信。

    “那不至于~”

    齐鸣摇头否定:“戊戌变法,说白了就是学日本的明治维新。康有为就曾向光绪帝提议,让当时卸任了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担任清朝客卿,指导变法。

    从这一点上看,梁启超和康有为都算是对日本有好感的那一批,日本人为了自己利益,保下他们也无可厚非。

    而且,你看看梁启超的那些后人。长子梁思成,建筑学家。次子梁永年,历史学家,四女梁思宁,参加的新四军。五子梁思礼,火箭专家,中科院院士。

    从他教出的孩子,也能看出,这位的人品和爱国情怀,肯定是没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