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9章 倒流壶(中)

    第 479章 倒流壶(中) (第1/3页)

    “200万?”

    林轩看着胡成伸出的两根指头,确了下,看到胡成点头后,他揉了揉眉心,回忆了下过往同类物品的拍卖记录,才开口道:

    “这价,估的够准的啊。那老太太后头是有高人喽?”

    耀州窑以青瓷为主,窑址在现在的陕西省境内,历史从唐代到民国就没停过,民国后期才断烧的。不过这窑口的鼎盛时期是在北宋。

    市面上也是这一时期的耀州窑价格最高。

    虽然一直都是民间窑口,没怎么替官家烧过东西,但北宋耀州窑精品过百万的并不少。

    胡成摇了摇头:“我觉得应该是没人指点她的。你们要见过了,估计也会跟我一个想法。

    这老太太脾气有点臭,不是一般的臭,怎么跟你形容呢?就是见谁都跟欠了她一样。所以和谁关系都不好,就连子女都很少上门。有点人见人嫌的意思。

    这东西说是她丈夫家里祖传的,他丈夫过世的早,所以东西就给到了老太太手上。她家三个孩子,男人快不行的时候,大的那个上高中,小的才上幼儿园。

    男人走前据说特意叮嘱过,日子过不下去了,就可以卖了补贴家用,不过少了150万不能出。但那老太太也是倔,愣是自己挺过来了,也没卖这东西。”

    “那怎么又变2百万了?”林轩问道。

    “嗨,老太太精明着呢,一点亏都不能吃,这价钱是把这几年通胀也给算里头了。”

    “呵,这老太太该不会是学经济的吧。这价准的都快赶上拍卖行里的估价师了。”林轩语气戏谑,随后话风一转,又问道:

    “不过,这壶既然是她丈夫祖上传下来的,家里最困难的时候都不卖,现在怎么又要卖了?为什么不继续传下去?当个传家宝,多好啊。”

    胡成嗤笑一声:“说通俗点,三个和尚没水喝呗。

    她家一共三个孩子,这东西怎么分?总不能砸了吧?不砸的话给谁?不管给谁,剩下的不都要闹?这种我见多了,绝对闹到你死了都不清净的。所以最后还不是要卖了分钱。

    而且别看老太太脾气臭,独来独往,跟谁都合不来,但却对小儿子一家好的很。我听她邻居说了,她小儿子一家又添丁了。我猜可能是想卖了,趁着自己还能管钱,多贴补她小儿子家吧。”

    林轩听他如数家珍的说着对方家里情况,笑道:“胡哥,你这打听的够清楚的啊。”

    “这种家里孩子多的,要不打听清楚,后头麻烦的很。

    不过这家老太太你们可以放心,一来她跟几个子女往来不多,二来,她性格强势,家里说一不二,能拿主意,大概率不会出现后头子女觉得卖亏了,再找上门,这种狗屁倒灶的事儿。三嘛~”

    “三嘛,我们都是外地的,她子女就算想找都找不到人,对不对。”

    齐鸣笑着插话,把这第三点替胡成说了。

    “对,对,对。”胡成也是笑呵呵的应声,笑过之后,才又问道:

    “怎么样?你们有没有兴趣?她这开价不低,要是单纯想看看的,就别去触她霉头,我其实也挺不想跟她打交道的。”

    粮食布匹十分利,中药当铺百分利,古玩字画千分利。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生意经。

    老太太要的基本是市场行价,赚头不算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