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感动江南十大人物

    第329章 感动江南十大人物 (第1/3页)

    阎象是在场年纪最大的人。

    他看过的事情多,经历也多,对执政也更有感触。此刻听到陆玄的安排,心中忽然就生出了感慨。

    这人啊,就怕人比人。

    当初的袁术,在九江郡干什么呢?只知道玩女人,喝好酒,穿华服,只知道搜刮百姓的钱财,一点不去做德政。

    看看陆玄的安排。

    陆渊为了治理丹阳郡死在祖郎的手中,本质上是陆渊有些大意了,不是多大的事情。要说陆渊付出了很多,也不算是,或者陆渊宛如圣人一样吗?

    根本是没有的。

    陆玄为了树立一个典型,安排地方上的官员学习,让所有人向陆渊看齐,这是明确的鼓励忠心。只要你忠心耿耿,就能得到嘉奖,就能得到倚重。

    这是最高明的手段。

    阎象心中是一千个一万个支持的,他脑子一转,迅速道:“主公的安排,卑职赞同,不过卑职认为,单单是宣传陆渊的公而不顾私,忠而不怕死,仍然不够。”

    陆玄神色好奇,问道:“阎尚书有什么想法?”

    要说治理地方这种事,阎象很有能力,而且阎象的经验非常丰富,在政务上,阎象的建议很有见地。

    阎象肃然道:“卑职认为,应该更广泛的褒奖孝顺之人、简而言之,就是忠和孝同步推进,不能仅仅是忠,还要有孝,借此安稳百姓。”

    “黄巾之乱后,天下大乱,人心也乱了,德行稀缺,忠孝不存。”

    “主公要真正立足,甚至要广泛的得到百姓支持,就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构架。律法是最基础也是从最坏的一个角度进行约束。忠孝推进后,一旦形成巨大的影响,效果是不一样的。”

    “官员都忠于主公,那么主公对地方上的掌控,就可以用最小的力量去掌控,不需要处处提防,损耗很小。”

    “百姓孝顺爹娘,听父母的话,这样的百姓,大多数做事都更规矩。那么地方上大多数的争端,就可以在家族中解决,不至于闹出大纷争。”

    “人人讲究忠孝,再加上律法的约束,才能实现真正的天下大治。最主要的一点,是借助忠孝的影响,让主公治理地方上更加的轻松容易。”

    阎象拱手道:“请主公明鉴。”

    陆玄听到后眼前一亮。

    阎象的这番话,是经典之论。

    华夏这一片土地上,自秦朝立国后,慢慢形成的一个基本法则,就是德为总纲,忠和孝紧随其后,形成一个治理社会的无形约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