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红薯王

    第732章 红薯王 (第1/3页)

    曹操看到扛着锄头的百姓,迫切说道:“大王,别耽搁了,开挖吧。”

    “对,抓紧时间。”

    郭嘉早就想要知道,亩产三千斤的红薯,到底是什么样的模样。他干脆捋起袖子,说道:“大王,让我来,给我一把锄头,我自己来。”

    荀彧摇了摇头,笑说道:“奉孝,你就别自己去了,免得挖坏了红薯。如果真的是亩产三千斤的神物,不能浪费了,不能破坏了。”

    其它的一个个人,也都请求立刻开挖。

    周围百姓,纷纷看过来。

    所有人神情激动,期待着红薯的问世。除此外不远处红薯田的周围,也云集了无数的百姓围观,

    陆玄收回目光,看向诸葛亮,吩咐道:“开挖吧。”

    “开挖!”

    诸葛亮高声下令。

    一声令下,早就拿着锄头的百姓直接开挖。

    红薯的栽种,都是起了垄土,红薯是栽种在垄土中。这样的栽种方法,从春秋末期,就开始了,名为垄耕种植法。

    所谓的垄耕种植,不是复杂的技术,简而言之,是土地挖一遍后,形成一高一低一高一低的间隔。高的泥土是垄,垄和垄之间是沟。

    农作物种在垄上,产量比种在一块平地上更高。

    其原因,是堆起来的垄土更厚,旁边又有间隙,有利于作物生长。尤其是垄土比水沟更高,光照程度更好。等下雨的时候,沟槽也能排水防涝。

    这样的耕种方式,在第二年栽种时,可以重新调整,垄变成沟,沟变成垄,确保土地能恢复,不至于一直消耗土地里面的肥力。

    看似很简单,可是就这么个最简单的垄耕种植,搁在后世的欧洲区域,十七世纪才开始推行。

    道理简单,一看就明白。

    实际上要捅破这一层窗户,不是件轻松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华夏种田技能,一直都站在大气层,俯瞰所有国家,就是因为种田的技能从上古时期就伴随着,一直铭刻在骨子里。

    如今的红薯,也采用了这样的耕种方法,全都栽在垄土中,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