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东南柱石(下)

    第十一章 东南柱石(下) (第2/3页)

身,冲他深施一礼:“我想公爷你不会后悔这个决定的。”

    “希望如此,来人——”

    随着徐鹏举正式下定决心,一道道命令传递出去,南京城内外上万的卫所官军也就迅速动了起来。

    魏国公作为大明整个南方身份地位最高,权势也是最大的勋贵高官,其影响力,确实要比一般官员想象中更大。

    早在永乐朝朝廷把他们继续留在南京镇守时,就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安排,所以南京驻军其实都在魏国公的节制之下。

    这既是朝廷对徐家的信任,也是朝廷给徐家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当东南安定时,魏国公只是南京城里一个风花雪月,养尊处优的寻常勋贵,可一旦东南有变,需要调动兵马平乱镇叛时,徐家就会显露峥嵘,让所有叛逆之辈知道什么叫作东南柱石,什么叫众公之首!

    ……

    趁着天黑,已有多路官军紧急进入南京城,把平日里巡城的普通官军给取代了。

    虽然看上去人数好像没多少变化,但实际上城中的守卫力量和镇压可能出现的叛乱力量已经增加数倍。

    这还不算,更关键的是,一些重要所在,比如城中粮仓、兵器库、各大衙门,以及那些已在名单上的本地豪族大户人家的附近,也不断有人出没,时刻盯紧了所有进出他们家门之人的动向。

    或许一般百姓还不能察觉出其中的变化,但那些有一定身份的人,却已在这个黄昏之时,明显感受到了城中氛围,外松内紧。

    这其中,感受最深的,自然当数已经回到自己的镇守太监府邸的花祥了。

    在察觉到黄鸣已和刑部两个堂官联手后,花祥就知道自己不能继续被动等待了,所以他连干儿子花长容都不再理会,径自离开刑部衙门,直接回了自己的府上。

    他并不是跑回家躲起来,而是迅速派出手下人,去寻自己的一些同谋之人。

    他得和这些人赶紧商定个对策出来,以破解眼下的困境,甚至是绝境。

    谁能想到,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