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抬升物价(求订阅)

    第三百二十五章 抬升物价(求订阅) (第1/3页)

    什么武艺,术数,兽医,医术,土木等等等等,凡是能够进入官场的实用知识全都教授,只要学生愿意学习。

    其中,因为有贾环和贾琮哥俩的榜样作用,选择练武的最多。

    族学里的练武,自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练武。

    什么拳脚武艺,弓箭射术,还有马上骑射,另外也少不了基础的军事知识。

    没错,族学所谓的武艺教导,其实就是基层军官培养,只是换了个名头罢了,而且学习都是分拆开的,并不引人关注。

    又有城外的田庄作为训练场地,但凡只要刻苦用功三五年,想要成为一位合格的基层军官,一点问题都没有。

    甚至,还有在庄子上养老的国公亲卫传授军营以及战场经验!

    族学不玩虚的,相关方面的书籍,完全能够开设一处小型图书馆!

    只要用功,不管学习什么,但凡学有所成,经过族学推荐,族里甚至不会吝啬资源,直接将族学学生推荐到相应岗位。

    别看那些科举官员,瞧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可某些衙门对于技术人才却是相当饥渴,需求量还十分旺盛。

    比如兽医,单单太仆寺那边的需求量就极大,更别说其他地方了。

    还有土木工程之类的,对于技术要求都相当之高!

    像是秦钟父亲秦邦业统领的工部营缮司,一旦运转起来那可不是说着玩的,专门修缮建造皇宫建筑,要是出点差错会有什么后果?

    当然,技术人员不被重视,若是没有一定背景的话,最多就是在相关衙门当个小吏就差不多到头了。

    可有族学支撑的话,但凡推荐出去的学生,只要自身能力出众,很容易成为相关衙门的底层官员,尽管上升可能极小,可官员就是官员,已经算是统治阶级的一员了。

    族学能有这样的课程安排,贾环自然是暗地里推波助澜了的。

    刚开始,族学先生们的反对意见极大。

    因为不合常理么,自然得不到认同!

    “他们有机会当官!”

    就这么轻飘飘一句解释,顿时让质疑声全部消失。

    在这个官本位时代,几乎所有人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入官场。

    就是忠顺郡王这样的皇亲贵胄,不也在官场上插了一脚么?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若是有机会进入官场,付出再大代价也值得。

    京城的勋贵数量有限,他们重视的是那些位高权重的职位,对于那些七品以下的官职,尤其是实务官职,可以说不屑一顾。

    可寻常百姓子弟不会在乎这些,有机会进入官场就不错了。

    贾氏族学里的学生,除了相熟家族塞进来的子弟,其余学生的家庭状况,也只能说小康水准,连富人都算不上。

    也就是能够依仗宁荣二府的威势,在平民百姓跟前,或者小官小吏跟前耀武扬威罢了,底子虚得很。

    若是有机会进入官场,就算只是底层官吏,他们也是相当热衷的。

    红楼原著中,荣府修建大观园的时候,众多的京城贾家子弟,为了能够争夺一个不起眼的职位,那真是各显神通手段频出。

    就算能够捞一笔,那也就是一锤子买卖!

    可若是能够成为官吏,以后的吃穿就不用发愁了,就这么简单。

    不要说族学学生,就是那几位先生,都怦然心动。

    他们想要自家儿子,或者关系亲近的家族子弟送来族学读书,若是学得好的话还有机会成为官吏,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见。

    贾环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

    眼下的贾家族学,秉承的是有教无类的宗旨。

    除了必要的文化知识之外,专门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

    他的想法很简单,不怕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奇葩,就怕他们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事儿,那就彻底完蛋了。

    事实上,族学如此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效果出乎意料的不错。

    一些学生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那真是愿意花费无穷精力和心思好好深入研究学习,很容易就能出现成果。

    族学这边也没有蒙人,但凡成绩优秀有特殊才华,真的会通过族里的关系,向某些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衙门推荐。

    目前,像是工部以及太仆寺,都有好几位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