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 风月也留学?

    061 风月也留学? (第2/3页)

    很快,留学取经的风气就愈演愈烈。

    各家楼子,都派出了最精锐的姑娘渡江留学,所有费用由本楼承担。

    而公费的名额毕竟有限,于是眼馋的人,又掀起了自费留学的风气。

    拿着多年的积蓄,去缴纳学费。

    江北、江南的人文交流,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巅峰。

    以至于,互相鄙视的情况都少了许多。

    时人戏称,大内斗省,粘不到一块,最后靠姑娘们缝补。

    后遗症就是,走在大街上洒一把黄豆,能砸三个老师。

    剃头的,搓澡的,都自称某某老师。

    终于引起了大清儒学界的疯狂反扑,官府下令,没有秀才功名的人妄称老师,当街掌嘴20!

    ……

    选丑比赛结束了,花枝老师是第一名。

    大清朝民风淳朴,绝不搞暗箱操作。

    这20位评委分别来自士子、乡绅、官吏、商人、以及其他群体。

    坊间热度持续了一个月,茶余饭后。

    马忠义也算是开了眼,对于江南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不过,他想找的鲲还没踪迹。

    乾隆在折子里,以及暗搓搓的表示了不满,让他加快侦缉进度。

    府衙。

    马忠义思索许久,

    决定从太湖下手,抓捕水匪,严刑拷打,或能找到蛛丝马迹。

    即使和这些水匪无关,也不白抓。

    都是些反贼,首级报到兵部,就是军功。

    “来人。”

    “老爷,您有什么吩咐。”

    “这有3份请帖,今日务必送到本人手里。”

    “遵命。”

    家奴刘路取了请帖,就准备离开。

    却被喊住了:

    “刘路,本官记得你老家好像是在苏州府昆山县?”

    “是的,小的当年因为犯了王法,流放关外,幸得主子垂怜,才有了今天。”

    “几年了?”

    “快7年了。”

    “罢了,本官放你三天假,去老家瞧瞧吧。”

    “谢谢老爷。”刘路感激的涕泪横流。

    “回老家可不能空着手,否则不仅是你没面子,本官也跟着没面子。伱到库房,随便挑几件东西带回去。”

    ……

    马忠义是个好主子,他通人情。

    刘路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好主子的狗,永远忠诚。

    库房里,是各路人送给知府的礼物。

    他随手挑了3件价位处于中下等的礼物,带出了府衙。

    马厩里有的是好马,他挑了一匹纯色的骑着回了老家。

    古人云,衣锦还乡,大概就是这样的。

    刘路虽是家奴,可地位超然,所以还带了两个随从,也是骑着马。

    他先把主子吩咐的事给办了。

    三份请帖,分别是送给太湖协副将、震泽知县、黄通判。

    他要部署一次周密的围剿计划。

    在实施之前,他也会先求见抚台大人,得到许可。

    调兵,不是小事。

    他还会在密折当中详细汇报给乾隆。

    临行前,皇帝给了他密折上奏权,这是一种殊荣。

    清朝的密折制度,本质上是地方官之间的互相牵制。

    从地方官的角度,

    平级、下级,都有可能在密折中背刺自己。

    做事,就格外的谨慎。

    ……

    李郁最近比较低调,窝在堡内。

    第一批自产的枪用颗粒火药,已经完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