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 李会长在线大撒币

    088 李会长在线大撒币 (第2/3页)

要抗议了。

    “其实,我们也未必要在本府地面上招揽流民。”

    “啊?”

    “买奴。”

    李郁转过身,眼神灼灼。

    杜仁一惊,不知是不是他心中所想的那样,问道:

    “去外地,从人牙子手里买?”

    “可以。”

    两人走在矿区,如同置身月球表面。

    地无三尺平!

    走路要特别留神,不然就摔倒。

    不远处的一个坑口,突然冒出了一个黑色的“土拨鼠”。

    再一看,竟然是个人。

    背着一筐煤矿,走到了过秤处。

    杜仁忍住笑,说道:

    “这样的坑口,咱们这有几十个。”

    “别过去了,万一塌方,怕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

    “52斤。”

    过秤处,一个管事吆喝道。

    然后,拿给了矿工几个筹子。

    “这是?”

    “我刚改的规矩,超出80斤后,多劳多得,每天下工时发铜钱。”杜仁解释道。

    “挺好。”

    李郁一听就明白了,

    杜仁不愧是府城大讼师出身,脑子活泛。

    这些流民,出卖劳动力,换取一日三餐。

    心里自然是不甘的。

    若有机会,谁不想返乡呢。

    从李家堡的花名册,他就看出来了。

    矿工因积极表现,加入护卫队的寥寥无几。

    这一招,不好使。

    “产能要扩大,起码双倍。”

    “有难度。”

    杜仁面露难色,他解释了一下挖煤的难度。

    先得挖竖井,抵达煤层后,再横向挖掘。

    每掘进一段,就要用木头加固,否则有塌方的危险。

    即使如此,每天的伤亡人数都超过一只手。

    从潘家挖来的老师傅也来了。

    他说挖竖井太费工时了。

    而潘家在徽州的私矿,煤层很浅。

    竖井只需要挖个五米左右,就碰到煤层了。

    ……

    李郁突然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老师傅,能不能直接炸?”

    “啊?”

    “我的意思是,把眼前这个山头,炸掉一半,那样不就省事了。”

    “这,这~似乎也可行啊。”

    老师傅陷入了苦苦的沉思。

    “你算算,需要多少火药。”

    “行。”

    爆破用的火药,硫磺占比极高。

    几乎接近八成。

    这玩意,大清朝很少出产。

    东边的邻居,倒是盛产。

    皇商的进货渠道,似乎就是东边邻居。

    五叔验过货,说纯度非常高。

    除了火山附近出产的,想不出其他可能了。

    工业化,

    是一环扣着一环,哪一环掉链子,都没法推进。

    李郁感慨,穿清后想搞工业化。

    结果,搞了个不伦不类,越来越依赖人工了。

    煤铁,是工业的两条腿。

    目前,还是个瘸子。

    说好的机器,最后都成了人机。

    某种程度上。他有点理解乾隆了。

    这么多廉价听话的人,干嘛搞什么机器生产?

    100人搞不定,那就10000人。

    累倒一批,第二批随时顶上。

    这不比什么智商3岁的人工智能好用?

    李郁陷入了矛盾,不能自拔。

    资源有限,到底该优先发展哪一样?

    地盘,人手,火器,冶金,财政,情报网,官场人脉?

    ……

    而此时,一封信的到来,让他欣喜若狂。

    福成,从潮州府托人送来了亲笔信。

    “李兄见字如面,弟在潮州府甚是想念。

    斗鸡玩马,打猎熬鹰,绘画抒情,兄是伯牙,弟是子期。

    家父在委员任上,稳如泰山,上下关系,一团和谐。

    盼兄拨冗,来粤游历,弟当扫榻相迎。”

    薄薄一张纸,李郁反复读了两遍。

    “李大官人,我家小主人还托我给你带个口信,他说信里不方便写。”

    “2万两银子,或者对应价值的紧俏货,您自己选。千万不要推辞。”

    这还用问吗,李郁当然是要紧俏货,啊不对,违禁货。

    “只怕我要的货有些犯忌,让你家小主人为难。”

    送信的人不是旁人,是福成的亲信家奴。

    他笑道:

    “来之前小主人特意嘱咐了,您就算是想买大炮,他也会帮忙。”

    李郁有心试探,问道:

    “我买大炮干嘛,轰谁啊?”

    “大官人说笑了,这年头做啥不是为了银子。西洋火炮削去铭文,烙上汉字卖给那些总兵,起码2000两的赚头。”

    “哎,我怎么看你有些脸熟。”

    “大官人好记性,小主人和您在七子山打猎那次,小的也在场。”

    ……

    呼。

    原来是故人,一起误击过江宁副都统之子,一起埋过尸。

    那就好说了。

    “千里迢迢,你且去吃点好的。”李郁说着,递给他两锭银子。

    “谢大官人赏。”

    李家堡的造反骨干分子会议上,

    众人都提了一些要求,充实采购物品清单。

    优质钢,焦煤,黄铜自然不必说。

    硫磺,硝石,鲸油,帆索都在其中。

    还包括一些小玩意,比如燧发枪,舰载火炮,千里镜。

    李郁特意嘱咐赖二,一定要最新款的。

    不怕花银子,只要质量高。

    如果有可能,和洋商拉拉关系。

    留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