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本官病了,不能理事

    103 本官病了,不能理事 (第2/3页)

    西山铁厂在完成了这批燧发枪机的弹簧,钢片后,

    全力转入生产火炮。

    先来个100门劈山炮,口径不同。

    口径最大的一款是射击6磅炮弹,炮身重达300多斤。

    大部分是射击2磅,3磅炮弹。

    在李郁的严令下,废品率奇高。

    几乎每5炉,就有2炉铁水报废,被生产成铁锭,转售出去。

    打的是粤铁的名号。

    在市场上反响不错,买家觉得这质量很满意。

    和真正的粤铁,没有差距。

    合格铁水,才允许浇筑成炮胚。

    有系统奖励的车床,钻膛难度大大降低。

    ……

    还有一样,是需要改进的。

    那就是小四轮木制炮车。

    李郁根据影视剧里的印象,画了金属炮车的草图。

    实心尾撑炮车!

    康格里夫爵士,大约刚发明出来。

    “老张,老陈,你们俩都过来。”

    “大直径的铁车轮,能造吗?”

    两人苦苦思索,穷尽毕生所学。

    木头车轮的制作工艺他们知道,但是铁的从未见过,也未想过。

    老张突然灵光一闪:

    “我有一个主意。”

    “说。”

    “一体浇铸车轮,咱先做个相同尺寸的木头车轮,然后在沙土里这么一压,再拿出来,把铁水倒入凹槽。”

    一旁的老陈傻眼了。

    眼珠子瞪得老大,心想你这个不要脸的老东西。

    这明明是我的工艺,你居然偷师,还公开卖弄。

    ……

    “老张说的对,李老爷请看,这条运输线所用的700多根铁轨,就是这么做出来的。此法,效率极高。”

    李郁是何等精明,一听就懂了。

    老陈发明的工艺,老张想抢功。

    不过,

    这是好现象,适度的竞争产生活力。

    “老陈,浇铸车轮就交给你了。”

    “老张,其余的就交给你了。”

    李郁本来还想提升降螺丝,转念一想,算了。

    还是先一样样来吧。

    轴承,齿轮,螺丝这些,

    看似不起眼,实则是机械的良心。

    就是不知道同时代的欧洲匠人,有没有成熟工艺。

    李郁觉得,

    能购买,借鉴过来的科技,就不要费劲了。

    他笃信,金币的魅力是无穷的。

    科学家有国界,金币没有。

    但是在这个时代,和洋人打交道太难了。

    整个大清,只有广州府一处口岸,有洋商。

    除此之外,

    最近的大概就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还有荷兰东印度公司了。

    自己的实力,还够不着。

    马嘎尔尼也没来,这会他可能还是个初出茅庐的贵族子弟。

    想搞点背刺,都没有机会。

    ……

    李郁有些沮丧,带着随从爬上了山峰。

    登高望远,

    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小2000人,在西山岛忙的热火朝天。

    火,早晚包不住。

    虽然说,陆地听不到岛上的枪炮声。

    但是,太湖不是死水。

    商船,渔船,还是不少的。

    环太湖地带,城镇众多,商业发达。

    冶铁的黑烟,大约是藏不住的。

    偶尔,也会有渔船商船路过。

    远处,有两艘巡逻船,不大。

    他们是奉命在岛屿周围游弋,驱赶随便靠近的船只,还有防止自己人逃跑。

    但是,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除非,让太湖成为危险地带。

    一个“水匪横行”的太湖,才是最好的掩护。

    李郁吹着微风,

    心里有了一些主意。

    在这浩瀚太湖上演一出,兵和贼的大戏。

    兵也是自己人,贼也是自己人。

    演戏,演给乾隆看。

    在剿贼的过程中,让老胡和范京立功,升官。

    贼屡战屡败,时不时被迫流窜,上岸犯点血案。

    凡是挡路的,

    先让贼去抢一波,再让老胡带兵收复一波。

    最后,苦主到黎知县和张知县那,打一局马拉松式的官司。

    让仇家知道,什么叫贼过如梳,兵过如篦,官来如剃。

    妙啊!

    李郁忍不住嘿嘿笑了,感觉自己是个天才。

    心情大好,突然想起好久没创作涩画了,手艺都生疏了。

    作为一个美术生,这可不行。

    说不得,未来的哪一天,自己还要带兵去维也纳报考艺术学院的。

    虽然说,

    那帮教授肯定会跪着谄笑,第一名录取自己,赞美自己的艺术天赋,足够引领第二次文艺复兴。

    落榜是不可能的,

    全欧洲的人都不会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但是,自己届时好歹是位帝王。

    不能仗势欺人,以让世人诟病。

    起码,也要创作一幅拿得出手的作品不是。

    “走,回去。”

    “通知蓝盈盈,我要学艺术。教具,要清理干净,祛除异味。”

    ……

    2个时辰后,

    李郁擦着手从屋子出来,揉了揉腕。

    这艺术创作,可不简单。

    既需要灵感四射,又需要体力充沛。

    不说其他的,左手托着颜料盘,右手悬着画笔,还得站着。

    搞艺术,比搞枪炮可简单多了。

    此时,

    太湖协左营被袭的消息已经传的沸沸扬扬。

    根据侥幸逃生的兵勇描述,贼人有枪炮,有战船。

    仅仅一个照面,就把左营打崩了。

    流言四起,都是李郁让人散布的。

    一会是白莲圣母带800圣女,就潜伏在苏州城。

    一会是天地会总舵主,派铁血少年团,准备火烧寒山寺。

    越乱越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